“條條蛇咬人,這世間哪有容易的事!”黃阿婆也“唉”了一聲,“只盼能多點子本錢,等水澇過了還做回雞鴨生意——除卻這個,也不會旁的,就怕本錢不夠!”
宋妙聞言,把滑州正招募勞力挖河修堤的事情說了,又道:“十文錢一個人頭,阿婆女兒女婿到處鄉下收雞鴨的,想來熟悉各處情況,若能拉上百十來個人,也是一吊錢的賞金,雖是辛苦些,總比什么都沒有的好。”
黃阿婆來得匆忙,還不知道這個消息,聽得宋妙一說,忙不迭追問詳情,一時直拍大腿,道:“還有這等好事!”
又去看一旁李婆婆。
后者自然幫著解釋,又道:“我也正急著回去,一心要吃到這個錢哩!”
三人說話間早到了廚房。
官驛的灶上是常備熱水的,大餅正要殺鴨子,但他到底年紀小些,從前幫工的多是白案,跟了宋妙這一向,做的多是魚、豬之流,此時提著鴨子,殺起來頗有些忙亂。
兩個老嫗立時上去幫忙。
見此處無需幫手,宋妙盤了一下,便交代了一聲,自己折返出了門。
鴨子乃是水禽,尤其眼下又是水澇之際,小鴨在黃濁水里頭游啊游,身上更容易裹帶一股騷味同水腥味,要是處理得不好,很敗人胃口。
尋常一般是用焯水之法去其腥臊,但宋妙覺得本就是嫩鴨了,再焯水,鮮味跟肉味都要被焯沒了,倒不如拿其他東西去壓一壓。
官驛里頭還有濁酒,一二文就能買一碗,完全可以以酒代水來燜,但單用酒來壓那味道肯定不夠。
她家吃鴨,除卻肉質非常好的可以拿來燉湯,或同筍干取其濃鮮,或下白果得其清香,其余時候,多是煸炒。
尤其夏秋之時,和那仔姜同炒,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此時雖然將將要入夏,還不到時候,但非常湊巧,她前幾日就聽得官驛里有行商同人商量價錢,正是賣的仔姜。
她轉到前堂,果然見得那商人正跟幾個手下坐著說話。
她上前打了個招呼,笑問道:“前日恍惚間聽得一句,說是員外運的貨里頭有仔姜,卻不曉得愿不愿散賣的?我買不多,只要五六斤。”
這一隊十二三人,打頭那個是南邊來的行商,本是要往京城去的,不想道路斷了,滯留在此。
那貨物里頭旁的也就罷了,另有些卻是時鮮之物,尤其一樣原是連泥帶土的仔姜,不能久放,行商發愁得很,正想方設法把東西在滑州城中散賣了,免得虧損太過。
彼此都是住在官驛里的熟面孔,尤其宋妙手藝,近來每每到了晚飯那一頓,都要香得一堂吃飯的人無處可逃,那當頭行商自然認識。
他被問到頭上,忙把手里賬本放下,應道:“賣的,賣的!若是小娘子要,就給你便宜些,都是熟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京畿一帶的仔姜至少要六月才能吃,這樣南邊來的早季候食材,再如何算便宜些,依舊是個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