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鍋里湯汁還剩小半,此時再下極多仔姜片,添柴生大火,拿那火來收汁,不停翻炒,炒到湯汁濃稠,最后才下萵筍塊同泡發的腐竹——這兩者是用來搭頭配菜的。
一時菜成,鴨肉油光光的,表皮顏色比金黃更重一點,又比醬色更亮一點,通身的熱氣帶著香氣四處亂竄。
一鍋鴨肉,其余都是斬小塊,但又有幾只鴨腿是宋妙交代過,特地要整的。
她先把整腿單獨拿出來,又選了些鴨胸肉塊,待其稍稍晾涼,撕成條,又挑出來些鴨胗、鴨心、鴨腸之屬,一并用干荷葉包了,給一點汁、多多仔姜片,若干萵筍條并腐竹,收好放在一旁——這是給眾人出門隨身帶的干糧配菜。
等眾學生從各自房間里收拾好東西出來,就見到大餅端上來熱熱鬧鬧的兩大盆菜。
一群人一圍而上,幾乎是搶著吃起了東西。
盧文鳴已經把先前那炊餅收起來,再不復先前在廚房里的傻呆呆模樣,手腳也利索了,頭腦也清楚了,甚至鼻子都能聞到更清楚的香氣了。
他趕忙夾了一塊肉,剛送進嘴里,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也不知是不是放下了心結,他今天的胃口格外好,鴨子也格外香。
是很濃郁的動物脂肪香,又因是生炒,并未焯水,那鴨肉的原香一點都沒有損失。
跟其余禽類不太一樣的地方是,鴨肉更容易帶臊,但脂肪往往更厚,肉質也更耐煮,煸炒之后,皮和肉之間那一層油脂被火一灼一爆,跟湯汁混在一起,是一種極有存在感的葷香。
那葷香已經徹底跟湯汁融合為了一體,吃肉時候那味道是從肉的肌理間咀嚼出來的,肉很有肉感,緊實,但又一點都不韌,很耐嚼,偏偏好咬。
鴨皮煸得焦香之后再燜煮,吃起來既有鍋氣同焦香味,但偏偏還是軟糯的。
肉也好,皮也好,早已入透了味,剛開始吃到的是咸鮮帶一點麻的醬味、香料味,繼而那姜辣味就漸漸鉆了出來,越吃越明顯,簡直無處不在,又香又辛辣。
全程用酒不用水,吃起來鴨肉只有酒香,并無酒味,反而那酒很好的拔出了鴨腥味,使得肉質自帶一股麥香同麥甜味,肉質又更軟。
仔姜本就比老姜清爽脆口,水分也足,用酒來燜,讓姜在自身清爽辛辣之外,辣味又變得柔和太多,入口也好,吃起來也罷,都很輕松,辣舌而不辣喉,胃里還暖烘烘的。
鴨肉又濃又鮮,靠著那仔姜,一點都不膩,肉感十足,肉汁更足。
吃了鴨肉,再吃姜片,清清爽爽,辣辣脆脆,一下子就清了口。
除卻鴨肉,那腐竹吸飽了湯汁,軟乎乎,帶著的豆香和濃郁的鴨肉香,萵筍是很脆口的狀態,帶一點甜,汁水雖然不多,但很嫩,全不搶味,只乖巧聽話地幫著打掃嘴里被鴨肉香和姜辣味攻打過的戰場。
這一道自然也是下飯菜。
盧文鳴才吃了一塊鴨,就連著扒了好幾口飯。
等他夾多了幾塊后,碗里的飯已是逐漸被湯汁滲透。
那湯汁融合了鴨肉的葷香,仔姜的辣口清爽,又有醬油并腐乳的醇厚,裹在飯上,香香的,清辣,滋味極美,又勾魂,又勾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