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者有心,聽者更有意,王老娘忙道:“這有什么好怕的?!那是去的京城,又不是什么偏僻地方!分明是好事!”
又道:“那宋小娘子我曉得,你二花姐,另有隔壁幾個娘子,個個回來都贊她手藝,又說她會做人,四娘要是能跟著她,你還怕立不穩腳跟?”
“到時候,趁著我跟你爹年紀輕,還走得動,日后你們有了娃,還能去京城給帶孩子——我活這幾十年,還沒進過京,沒見過皇帝住的屋子外頭墻長啥樣!”
王三郎道:“因她說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況且我們兩家都是滑州人,她去了京城,年底那婚事怎么辦?”
王老娘險些急得跳起來,道:“老三,往日你沒有這么蠢啊!這樣機會,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你跟著去,咱們看看把婚期往前挪挪,左右本來推到年底,就是想留出點日子蓋屋子,眼下既然要去京城,那屋子蓋不蓋的,也不著急了!”
說著,忙轉頭去叫道:“他爹!”
王老爹撿了張極矮的小木凳子,正坐著,被妻子叫了,才開口道:“家里本來要蓋兩間房,一間是你的,一間是將來老四的,他那人好吃懶做,婚事不好說,這會子八字沒有一撇,既然你這里急著用錢,房子就先不蓋,等河道上事情結了,家里湊了錢,給你們成了親就進京,看能不能闖出個樣子來!”
兩家找了日子一見面,把事情一說,全然一拍即合,果然將婚期提前,快快定了下來,各自籌備不提。
而雙方各自回家后,那王老爹忍不住就和妻子道:“京里頭樣樣貴,他們兩個又都是沒經過事的小年輕,出門在外,花錢地方多了去了,你把錢分成六份,只給兩份給老三,哪里夠?”
王老娘道:“你不要就曉得出一張大方嘴巴——都給老三,老大老二都成了家,各自有兒有女,難道沒有意見?”
“老四光棍一條,又跟老三親厚,我問了他,才敢這么做,日后也是要還的!”
“都是親兄弟,正是幫大忙時候,一輩子未必遇得到幾回,哪里那么多計較!”
王老娘“哦”了一聲,卻是道:“那你把衣柜后頭那個墻洞里頭藏的九百錢拿出來,給老三帶去京城吧。”
王老爹臉上立刻就變了顏色,慌亂道:“什么墻洞??我怎么不曉得!”
“你再裝相,我只當是自己放的,就全數取走了?”
“別!別!!我攢了許多日子才得這一點,本來還想著要去喝兩盅咧!”
王老爹的體己錢,在他極力爭取之下,到底還是保住了二百文。
但王老娘正數著錢,卻是先后有大兒媳婦、二兒子過來叫。
眼見得自己妻子出去聊了許久,等再回來,面上表情很是復雜,王老爹忍不住問道:“怎么了,喊你都什么事?”
王老娘看了看桌上擺著的正串到一半的錢,道:“老大老二兩家都說,愿意先把自己那一份錢全讓出來,叫老三跟四娘先帶去京城。”
王老爹身上那二百剛保下來的錢還沒捂熱呢,忙道:“未必都是兄弟情,只怕還想著將來若有一天老三出息了,自己也好借口跑去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