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記”賣的吃食里頭,飲子的量一向很少,又以咸為主,甜口的量也不多,與兩家品類互為補充。
從前就處得很不錯,眼下得了她們這樣照應,宋妙也不啰嗦,更不耽誤,忙道了謝,先把攤子一支,正要豎招牌呢,后頭第一個客人已經急不可耐地圍了上來,道:“宋小娘子,我要三個大份糯米飯——飲子我也要,飲子有什么?燒麥素的是什么餡?還是菘菜香菇腐皮的嗎?”
宋妙忙把招牌一掛,道:“飲子有骨頭清湯、菜干排骨湯,燒麥今日沒有——天氣太熱,燒麥有些膩口,要等天氣涼快些再上……”
聽得沒有燒麥,那學生肉眼可見的有些失望,急忙道:“肉燒麥夏天里吃雖有些膩口,但這不關那素燒麥事罷?素燒麥好端端的,它得罪誰了??宋小娘子,你可不興一刀切,一網打盡啊!”
又勸道:“若沒有燒麥,糯米飯又只能買三份,早飯就不好搭了——況且糯米飯里頭也沒有肉和菜啊……你一直不出攤,我……我心里頭盡掛著那素燒麥,掛記個把月了!實在喜歡極了!當真不能再做嗎??”
“實在有些做不及,公子若是想吃有肉有菜的,而今替換了一樣新的吃食,喚作卷粉……”
宋妙一面說,一面把面前的大罩子打開,指著當中吃食并一個大大的托子,道:“是蒸出來的米皮里頭現卷餡,餡有好幾種,今日做了韭菜粉絲炒碎雞蛋、豆角肉沫、木耳肉沫、清炒豆芽,另還有兩樣口味重些的,一個帶辣,是茱萸炒胡蘿卜,一個是酸豆角肉沫……”
她報了好幾種餡料名字,最后問道:“雖不是燒麥,但也有肉有菜,夏日吃著還挺清爽的,公子要不要選一樣,且試試看合不合口味?素的一卷三文,葷的一卷五文,都是現點現卷……”
面前一排大碗,宋妙口中說著,已經將上頭蓋子揭開。
碗中分別裝了不同的餡,已經備熟了。
那學生一眼就瞧中了正中間的一個大碗。
葉片翠綠色,莖根白生生,雞蛋碎嫩黃,里頭夾著透明的綠豆粉絲,綠白黃透四種顏色相映襯,一切都裹著一層極潤的薄薄薄油,那油顯然只是一層渡光的作用,稍帶上一點潤亮色,光靠肉眼都看得出來肯定不膩口,這餡料不曉得會多清爽好吃——是韭菜粉絲炒碎雞蛋餡——他甚至已經聞到韭菜香味了!!
“韭菜的!我要韭菜的!給我兩卷!等等……”
他剛叫完,眼睛一錯,又看到旁邊另一個大碗。
茱萸炒胡蘿卜!
胡蘿卜切成細細的絲,已經炒出了非常飽滿的顏色——介乎與亮橙和金黃之間,表面泛有更重的油亮光澤,尾端、外表甚至有一點“焦邊”的顏色,一看就炒透了,碗底蓄了一層炒出來的湯汁。
這該多香多甜啊!還放了茱萸!辣口的!
看著茱萸碎,這學生的口水一下子就冒了出來。
他此時此刻,當真見異思遷,早忘了心中“掛記個把月”的素燒麥,忙不迭把眼睛在各色碗里掃了一圈。
豆角肉沫、木耳肉沫、清炒豆芽、酸豆角肉沫……
個個分明都是很尋常、很普通的餡料,怎么到了宋記這攤子上,就每一樣都聞著這么香,看著這么好吃啊!
讓人怎么選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