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驅動的伸縮結構使得高度緩緩抬升,城市外部的裝甲板層層收縮,露出內里的連桿和液壓機構。
它們開始高速分離重組,使得整座城市體積以驚人的速度擴張。
生產車間里,大批大批的2級鐵礦被加工成了城市部件,通過傳送帶輸入城市各處組裝。
傳送帶將燃料、硝石、煤炭滾滾輸入燃料艙,讓其化為城市升級的動力。
除了預先選定保留的區域外,上、中、下三層結構開始瘋狂擴張延伸。
城市各處的壓力表指針瘋狂震顫,高壓蒸汽從各處泄壓閥噴涌而出,將整座城市籠罩在一片氤氳的霧海之中。
整座城市的擴張猶如一場精妙的機械芭蕾,走道兩側的墻壁緩緩分離,新打造出來的支柱鋼梁在齒輪組的帶動下徐徐展開。
上中下層建筑在液壓裝置的驅動下逐步延伸,原先的建筑部件就像是花朵綻放般分裂重組。
直到七八個小時后,明日號才正式完成升級。
眾人頓時發出了歡呼聲,擁著離野朝升降平臺走去。
升級為3級城市后,明日號的升降平臺再度擴張了一輪,現在已經達到了1000平方米。
抵達甲板上后,眾人隨即歡呼著四散開來,沿途參觀眼前大規模變幻后的城市。
離野則是來到了生產車間里,仔細的看了一眼3級城市的數據。
在看清后,他頓時吃了一驚。
升級為3級城市后,明日號長度為1125米,寬度為720米。至于高度則變為了240米。
它的上層樓層數量為2層,中層數量為17層,下層數量為5層。
除了這個,離野第二關心的便是明日號的載具倉庫空間有多大。
畢竟作為突擊型城市,它平時需要收容大量海陸空作戰載具。
離野很快就得到了載具倉庫空間的具體數據。
載具倉庫空間并非獨占一層,而是與其他城市建筑緊挨著,它的面積總共為20萬平方米。
以80%空間利用率為基準的話。
如果是家用轎車,能同時容納1萬輛。
如果是坦克、裝甲車等大型軍用載具,則為3000輛。
如果是直升機、戰斗機等飛行載具,則為1200架。
如果是驅逐艦、巡洋艦等艦船的話,則為90艘。
“這絕對夠用了!”他不由得連連點頭。
總體來說,3級移動城市的規模是真的讓他驚到了。
“難怪打造需要的各類2級資源都翻倍了。”他自言自語。“這城市規模確實是大得離譜啊。”
仔細一算,上層多出一層,下層多出了二層,中層則是多出了足足九層。
這些多出來的寬闊新樓層,此刻都是光禿禿一片。
主要是因為投入的4000單位2級鐵礦,全部都用在了打造城市結構和龍骨上。
如果想要建設這些新樓層,離野就需要投入鐵礦、木材、石料等資源。
事實上,原先的樓層就已經足夠用了。
3級移動城市的承載人口數量為5萬-10萬人,而明日號目前充其量只有1200來人,簡直是少得可憐。
但聯盟里其他三座移動城市人口更少,它們充其量都在300-500人左右。
在一眾移動城市里,突擊型城市對于人口的需求算是最高的了。
海陸空作戰載具都需要戰斗人員。
尋常越野車、噴氣式飛機、快艇還好說。
換做是坦克的話,就需要一個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