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炮艇機,就需要一個機組。
驅逐艦的話,至少就則需要五六十人。
至于坦克集群、飛行部隊、海上艦隊.需要的人口更是極高!
“我需要更多的人口。”
離野不禁感慨道。
當初在穿越蟲洞旅行時,明日號招募到了700來人。
之前考慮到明日號總體就500來人,消耗一倍多的新人口需要時間,所以出于穩妥起見就沒有擴招。
但現在它一下子就晉升為了3級城市,人口就真的不夠用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接下來的時間里,離野變得很忙很忙。
首先,他要給樓層依次分好。
他喊來了林悟和城市居委會全體成員,開始了商議。
經過一番討論,大家定好了樓層。
上層分為a1-a2層。
中層分為b1-b17層。
下層分為c1-c4層。
作為城市動力引擎區的下層,并不在離野的城市規劃之內。
a1層是在原先的基礎上往上加裝的,目前是光禿禿一片。
離野將這個城市里位置最好的區域,作為了飛行載具停泊、休整、出擊的機場。
目前,六架黑鷹直升機,二架海鷹反潛機,一架炮艇機就停在這里。
a2層則是原先種植果園的田地、住宅區,以及觀景臺,小花園所在地。
這里的光照和風比a1層稍差一些,但在明日號上的居住條件是最好的。
現在,已經有幾十名居民通過自己的努力,搬遷到了上層區居住。
中層區域原先有8層,并且其中一層有生產車間和模擬訓練艙。
在明日號升級時,它上面多出來了新的5層,下面多出來了新的4層。
即b1-b5層,b14-b17層。
如今的明日號長寬分別為1125米和720米,理論上每層面積為81萬平方米。
但實際可用面積并不等于理論最大面積。
刨去樓梯走道、甲板、建筑、火炮/重機槍部署、欄桿、蒸汽管道、城市裝甲等占地,它每層的面積還要減去10-20%左右。
像下層區域這種遍布各類儀表和蒸汽管道,以及動力引擎、燃料艙、鍋爐室的所在地,基本不用想采用那里的空間了。
通常情況下,一層可用的面積大概為七十萬平方米,也就是七十公頃左右。
這也已經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了。
“沒想到移動城市上真能種田!”離野感慨。
其實3級移動城市長不過1公里,寬不過0.75公里。總體面積就擺在這里,而為了獲取更多的空間,就只能增加樓層了。
離野簡單的草算了一下。
一般情況下,如果要供給1000人一年的主糧,大概需要30-50公頃的田地。
但考慮上各種技術加持,則可壓縮至20-35公頃。
最重要的是,明日號上的主糧和蔬菜瓜果都是1-2級作物,成長周期是以1-2周計算的,成熟遠比普通作物要快出不知道多少倍。
這也就意味著它養活1000人所需的田地還能多打好幾個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