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澤洛斯而言,艾瑟瑞星從內到外皆是美味。
最關鍵的莫過于是深層的液態金屬海洋,某種意義上說算是一整片被行星重力禁錮的偽恒星物質——這對于澤洛斯而言,就像是發現了一顆被剝去外殼、只留下沸騰核心的“嬰兒恒星”,而且還不用承擔吞噬恒星時反噬的風險。
每立方公里液態金屬海水所蘊含的能量,相當于澤洛斯吞噬普通巖質行星一萬次的收獲。
不過這顆活體行星顯得尤為謹慎。
眼前的星球存在著文明,從其警告自己的手段來看,很顯然這個文明的智慧和科技水平都不俗。
為此,澤洛斯決定先試探下對方的底細。
作為一顆活體行星,它的試探手段也非常的別出心裁。
那就是朝艾瑟瑞亞星直接發射一顆彗星。
澤洛斯就此開始了一系列準備動作。
它的自轉速度驟然降低三分之一,導致自身地表因巨大的引力慣性隆起,瞬間形成了高達數千米的環行星“引力山脊”。
周身磁場兩極逐漸形成了完美的能量梯度場,大氣也因此被壓縮成了負密度級別。
被它選中的彗星在此影響下,飛行的軌道逐漸從圓形拉長為極端的橢圓,逐步加速,最終朝著艾瑟瑞亞星迸發而出!
負責使用星際望遠鏡的虛靈清晰地望見了這一幕,當即發出了警告。
“小心!敵人發射了一顆彗星!”
彗星就此以每秒高達180公里的速度墜入等離子冕層中,這個恐怖的行星外衣旋即被撕開了直徑上萬公里的裂口,并在墜入點形成了倒錐形的壯觀等離子噴泉。
冕層中瀑布般的能量洪流被迫改道,在極光帶完全紊亂,迸發出了不自然的紫黑色閃電。
在等離子冕層中,彗星亦逐步加速,最終穿越它抵達了下一層的虹彩云海。
這片夢幻般的景地,就此迎來了有史以來最暴烈的重塑。
彗星撞擊的沖擊波在云海中轟出了一個直徑近八千公里的環形空洞,邊緣的云墻以每秒三千米的速度向外翻卷,形成了一圈巨型云浪。
磅礴浩瀚的動能和沖擊波就此擴散開來,形成了一場滅世級別的死亡風暴。
剎那間,整顆艾瑟瑞亞星都劇烈震顫起來。
彗星仍然在前進。
此時此刻,超臨界大氣海成為了最關鍵的緩沖地帶。
這里的密度奇高無比,卻又保持著氣體的流動性。
當彗星沖入其中時,并未像撞擊固體那樣引發劇烈爆炸,而是如同墜入一片無形的膠質海洋,動能被層層消解。
超臨界流體逐步分散吸收了彗星的動能,將其轉化為流體內部的復雜渦流,就此形成了數百個直徑上千公里的旋轉氣團。
雖然說超臨界大氣海以驚人的韌性化解了彗星最致命的沖擊,但這場撞擊的余波仍如漣漪般擴散,在艾瑟瑞亞星的深層結構中激起一連串恢弘而危險的異變。
鉆石雨帶被其徹底攪亂,余波在其中傳導,將無數碳晶體加速到了音速級別,形成漣漪了一片縱橫交錯的切割風暴。
明日聯盟所在的液態金屬海洋自然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在余波的作用下,海面先是反常的下沉,逐漸形成一個直徑近五千公里的凹陷,仿佛整片海洋在深呼吸一口氣。
緊接著,一道高度突破三千公里的巨浪從凹陷中心崛起,其浪峰逐漸冷卻,凝結成黑色金屬山巒般的固態結構。在此期間固態結構又承受不住自身重量崩塌,砸回海面時引發的震蕩波,又催生出了數十個數百公里級別的次級巨浪。
明日聯盟只得迅速抬升高度躲避巨浪,并讓鐵鯨號啟動引力波控制器進行防御。
“我的天!這到底是怎么了!”楊正不禁咬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