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泰拉頓緊隨其后,接替同伴繼續開鑿。第三批泰拉頓則在后面待命。
在他們的輪流開工下,一個個整齊劃一的巖臺就此形成。
至于大塊巖體的移除則顯得更為簡單。
幾十頭泰拉頓聚集在要移除的大塊巖體面前,一齊持續將震動能注入其中。隨著巖石內的應力逐步積累并抵達臨界點,一聲沉悶的轟鳴就此響起,整塊巨巖便沿著預定的切割面,完整地、緩慢地從山體上剝離、滑落。
一批泰拉頓則負責用角輕點巖壁,發出極細微的共振脈沖,像超精密的聲波鉆頭一樣,從分子層面將巖石一點點“震落”,形成光滑規整的曲面和通道。
還有一批泰拉頓則是負責在新開辟出來的巖臺上“拋光”,它們在巖臺上整齊劃一的漫步,其步伐產生的持續微共振,如同最細膩的砂紙,將巖臺的粗糙表面逐漸打磨得光可鑒人。
隨著時間推移,轟鳴與吟唱漸漸平息,一座原本粗獷的山脈,已然變成了一件極致規整、充滿藝術感的巖石城市。
泰拉頓們發出一聲歡呼,拖家帶口進入了施工完成的新山都中,徒留下明日聯盟的眾人面面相覷。
從開工到結束,總共花了不到半天時間。
將軍順帶還帶眾人參觀了衣物和盔甲的制造過程。
泰普勒星上有一種神奇的礦脈蠕蟲,它們以巖石中的特定礦物為食,能分泌出一種極其堅韌、富含礦物成分、可在空氣中迅速凝固的液態絲線。
泰拉頓們將收集來的液態原絲引入到山都里淺平的石質共鳴池中,然后圍繞著池子發出一種極高頻率、強度極低的柔和共振。
這種特定的振動能有效降低原絲的粘性,使其保持流動狀態,同時讓內部的分子結構開始有序排列。
通過共振,泰拉頓們像是操縱無形的紡錘一樣,引導池中的絲液自行拉伸、擰合,形成一根根均勻、堅韌的絲線。
負責紡織的泰拉頓則分為兩批各站一邊,通過共振來精確控制絲線,使其交織成衣物。
至于鍛造盔甲,同樣是采用共振手段。
泰拉頓們會將采集到的高密度鐵礦石放在一個石質氈臺之上,朝其注入極其劇烈、高度聚焦的振動脈沖。
這會使得鐵礦石中的巖體震碎熔融,金屬物質溫度逐步飆升至熔點,化為一團懸浮的熾熱液態金屬。
通過精妙的共振頻率,泰拉頓們得以引導金屬液流平、拉伸、擠壓成所需的精確形狀。
一個厚實牢靠的頭盔,一塊帶有弧度的厚重甲片,一個用于連接結構的金屬扣環
所有的一切金屬制品,都通過共振來完成。
在泰拉頓的工坊里,沒有熊熊爐火,沒有叮當作響的鐵錘,也沒有飛舞的火花。只有清潔、高效且極度精密的共振打造。
此時此刻,眾人才完全理解了將軍那句“為什么需要工具”。
共振能力無疑就是泰拉頓文明最強大最好用的工具。
順帶一提,泰拉頓還可以通過共振能力來摧毀敵人的身體結構,以此達成瞬間殺敵的驚人效果——在對付因超自然魔改而降臨的怪物時,泰拉頓們直接用共振將它們轟成了一攤攤血肉碎末。
再加上生物力場,泰拉頓文明等于是如虎添翼。
“既然你們不需要工具,那么想必也沒有書本和紙筆了吧?”離野發問。“那你們一代代人又是如何儲存和傳遞知識呢?”
將軍搖晃了一下尾巴。
“你們隨我來。”
他就此領著眾人抵達了山都的地下層之中。
那里赫然生長著數不勝數的淡黃色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