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歲的娃娃都懂的道理,大人怎會不明白,只是性命攸關之際,誰還在乎是非對錯,誰還會為旁人設身處地呢。
一群人靜了下來,只是盯著相宜看。
希冀,忐忑,麻木,各種情緒交織。
撲通!
一老婦人給相宜跪了下來,“薛大夫,我老婆子不懂你們貴人間的事兒,就求求你,看在孩子們挨餓受凍的份兒上,去求求那位林大人吧。”
眾人也紛紛懇求。
相宜知道,今天沒個說法是不成了。
她把老婦人扶了起來,對眾人道:“我自會去找林大人。”
聽她這么說,眾人驚喜萬分,仿佛糧食已經近在眼前了。
云鶴嘀咕道:“他們也太瞧得起林氏了,朝廷派出去籌糧的官員又不止一位,哪個不是人中龍鳳?這些人都不能送來糧食,林氏就能了?”
自然不能。
相宜不知太子和江南世家、鹽商的矛盾也就罷了,如今知道,自然一眼看穿,孔臨安夫妻倆是被人擺了一道。除了第一批糧是真的以外,只怕剩下的都是幌子。
她草草收拾了一番,便往府衙去,林玉娘敢端架子,她就能做戲。
進了那道門,誰知道她跟林玉娘說了什么,她花些錢,找幾個人四處傳唱,說她給林玉娘跪下了,說不定都有人信。
然而相宜沒機會花這筆錢,她到達府衙時,正有京城來的差官在宣讀太子口諭。
很簡單的意思:立即釋放林玉娘,讓她去徽州籌糧。
話雖少,分量卻重。
太子“遠在京城”,竟然也知道林玉娘的本事,欽點她為籌糧官,言語里還有指責馮署令行事草率之意。
只要不是傻子,誰都能聽得出,孔臨安夫婦深得東宮寵信!
林玉娘跪在地上,聽完太子口諭,也是心跳如擂鼓。
峰回路轉,怎叫她不驚喜。
她已經故作平靜,但蒼白的臉上還是快速浮現了紅色,顯然是激動的。
“請殿下放心,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她站起身,目光刻意地從相宜臉上掃了過去。
相宜不曾多言,掉頭去找馮署令討論疫病的事。
她剛走,身后便是無數人對林玉娘的恭維話語。
不過一夕之間,林玉娘就又風光了,她帶著人馬出城,司醫司一半的人都去送行,還有不少百姓。
她高坐馬上,揮鞭道:“都回吧,我會速去速回!”
說罷,駕馬而去。
一時間,司醫司里對她的看法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少人翻出她在涼州治疫時的義舉,說得神乎其神。
“要論醫術高低,其實林大人肯定不比薛氏差,之前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她運氣不好。”
“不說醫術,就說林大人策馬揚鞭的瀟灑模樣,難道你們不羨慕?”
“做女人能做到林大人這般,也算圓滿了,聽說她還有一兒一女呢。”
說到此處,眾人紛紛在背后嘲笑相宜,說她嫁入孔家三年,臨出門了,竟還是完璧之身。
“薛氏美則美矣,不過像木頭似的,我若是男人,也不會喜歡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