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無此意。”
李君策拒絕得利落,皇帝倒有些詫異,之前相宜來御前,他沒察覺異樣,可這幾回在京里,他每每跟李君策說起關于相宜的密奏,他都能察覺,李君策對相宜有點過于關注了。
“你年紀不小了,東宮連個伺候的人都沒有,這也不合規矩,封她一個美人,也沒什么。”皇帝再次道。
李君策面色平靜,說:“薛氏雖被封了鄉主,卻不是正經皇室女兒,尋常人家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如今沒了父母,立了女戶,婚事該當由她自己做主。”
皇帝不樂意了。
什么叫自己做主,他是天下之主,誰的婚事他不能做主?
他瞥了一眼自家太子,又瞥一眼,發現他果然眼底平靜無波,似乎半點都沒動心。
難道是他錯點鴛鴦譜了?
不應該啊。
皇帝眼神一轉,說:“你既然不想要她,那就應你母后所請,嫁給你母后的族親吧。”
李君策理了理長袍,起身道:“人家不是咱們家的女兒,何必多事?”
皇帝:嚯。
說他多事?
“你不成親,也不納妃,自個兒過得冷清,也看不慣旁人熱鬧?朕給她賜婚,是恩賜她,她一個女兒家,再過幾年,便是想找好婆家,那也是難找了。”皇帝悠悠道。
李君策沒接話。
皇帝搓了搓手,話鋒忽然一轉,“不說旁人了,說說你的婚事,納不納妃是小事,你的正妃可是未來的國母,須得謹慎啊。”
說到這兒,李君策又重新坐下了。
“父皇有人選?”
皇帝詫異,之前他提這個話題,太子從來都是避而不談的。
“人選嘛——”他沉吟片刻,說:“寧國公有個小女兒,安南候有個妹妹,哦,你母后很喜歡安南候家的姑娘。再有就是崔氏女、楊氏女,你不喜世家女子,可以封做側妃。”
說完,他看向李君策。
李君策也在看他。
父子倆大眼瞪小眼,半晌沉默。
皇帝琢磨了一下,試探道:“這些都不喜歡?”
李君策:“……”
他暗自深呼吸,不想理會親爹了,再度起身。
“父皇稍歇,兒臣告退了。”
皇帝一腦門霧水,這是何意,剛才還父慈子孝的呢。
他明明感覺到,說到立正妃,這孩子是高興的啊。
李君策一話不說,走了。
徒留皇帝在殿內,百思不得其解。
“來啊,把淑妃叫來。”
淑妃是太子養母,必能猜透一二!
相宜遠在臨州,還不知道,自己的婚事差點就在旁人一念之間就被決定了。
保和堂門庭若市,成了臨州恢復元氣后,最興旺的場所。
萬康保大賣,幾乎一半的臨州人都買了。
云鶴笑得合不攏嘴,“用不了多久,姑娘必定承接老爺衣缽,也做首富。”
相宜笑著點了點她的額頭,“首富,早著呢。”
“早晚的事嘛。”
相宜雖然志存高遠,但知道距離祖父當年盛況,她還遠著呢。
她不驕不躁,依舊去醫署,給劉三娘等人看診。
出來時,有個丫頭攔住了她的去路。
“薛鄉主,孔大人遣奴婢來請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