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蘭尼點了點頭:以她現在的見聞,她只能聽懂最后一句話。
“所以,他們讓你當官,你就為他們效勞嗎?”
“差不多吧,我的很多戰友的確都秉持著這種思想。”
歐爾佩松撇著嘴。
昔蘭尼說的并沒有錯,歐爾佩松身邊最優秀的那批戰友,大多就是秉持著這樣的思想:這些人往往出身貧寒,甚至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于底層巢都,但他們憑借著自身的優秀能力與那股狠勁,抓住了摩根指尖泄出的機會,硬生生地爬到了目前的位置上。
永生者能理解他們的瘋狂,畢竟眼下的遠東邊疆,正值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轉折點。
要知道,摩根的國度并不像基利曼的五百世界,它不是靠各個世界眾志成城的聯盟成立的,而是破曉者軍團用血與火的征服,強行捏合的龐然國度:雖然其中有很多政治戲碼與利益妥協,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遠東邊疆是在銀河東部,制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政治實體,而這個政治實體自從建立之初,便是沒有任何成體系的食利階級的:按照人類的歷史慣性,這個位置原本屬于破曉者,但阿斯塔特們顯然不會占用更多的資源了。
而那些陸續向摩根臣服的帝國總督們,在原體刻意的壓制下,也根本無法組成阿瓦隆最開始的頂層架構,于是,潑天的富貴。就這樣被蜘蛛女皇擺在了她這一代的凡人精英們面前。
無數世界上的世襲統治權、跨越星宇的財富與地位、足以照顧親族千百年的福澤,以及遠東邊疆那尚未被人染指的頂層結構,足以讓每一個向蜘蛛女皇宣誓效忠的凡人精英為之瘋狂了。
更不用說,新生的大阿瓦隆始終在以一種野蠻的擴張姿態,于東方不斷地吞噬著自己的食糧,盡管距離成立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但依舊有大片的利益等待被摘取:而且在這六十多年里,摩根的精英們也不是沒有大規模地損失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瓦隆剛剛成立時的那場失落遠征,在對暗黑天使軍團的支援中,摩根麾下的凡人軍隊損失慘重,如果單從比例來看,這場為期數年的遠征對于阿瓦隆凡人輔助軍的傷害,甚至勝過了在此之后的六十多年來,所有星際戰爭的總和。
但這樣的損失慘重也不是沒有好處:現在摩根麾下最能打的凡人軍隊,有相當一部分都經歷過那場遠征,并從煉獄般的戰場上全身而退,雖然他們已經遺忘了自己到底是在和誰作戰,但骨子里的本能還是遺留了下來。
這部分凡人部隊在戰場上所表現出來的勇氣,甚至能夠讓太空野狼以及圣血天使為之贊嘆,無論是面對鋪天蓋地的綠潮,還是令阿斯塔特都為之頭疼的扭曲怪物,他們總是能維持住高昂的士氣:因為在他們的本能意志中,他們知道他們面對過一些更可怕的東西,而且他們從那個戰場上活著回來了。
既然有了成功的第一次,那么第二次就不會讓人感到畏懼。
歐爾佩松甚至有些羨慕他的這些戰斗兄弟們: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著名戰場打卡愛好者,他很遺憾自己已經錯過了也許是整個大遠征中,最傳奇的一個戰場。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一個生活在阿瓦隆底層巢都的平民,倘若他足夠天賦異稟、努力刻苦、而且愿意為阿瓦隆之主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話,他完全可以在一代人的世界里,締造出一個能夠流傳數千年,足以統治一個世界乃至一個星系的貴胄之家,福澤身后千千萬萬的子嗣血脈。
這并不是美好的幻想,而是在整個遠東邊疆境內,已經被無數次實現過的現實主義童話:摩根麾下至少有數千個【軍官世家】,就是像這樣崛起的。
沒想到這里,歐爾佩松就不由得慶幸,他是一個無需為子孫后代而擔憂的永生者,對他來說,再服役幾十年,然后在一個風景怡人的新興殖民世界上,擁有一座肥沃的山谷或者莊園,就是他對于自己未來一百年人生的全部規劃了。
當然了,他也可以酌情再立下些功勛,因為那些表現更好的戰士會被分配到更好的世界上:而如果他們愿意放棄權力,安心當一個依附于破曉者軍團,傳統的將門世家的話,甚至可以被分配到阿瓦隆星系周邊的幾個星區中,成為摩根真正的基本盤。
但歐爾佩松對此不感興趣,與居住在阿瓦隆相比,他就更青睞于在遠東邊疆西側的,位于赫爾星系的新興殖民地卡利恩:這個名字是由蜘蛛女皇親自取的,訴說著這個新殖民世界的光輝前程。
它將作為整個遠東邊疆西部的核心世界,作為大阿瓦隆與帝國本土之間重要的樞紐,以及肉眼可見的,即將崛起的貿易樞紐,于銀河中永存:摩根曾在描述中將這里形容為【阿瓦隆的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