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旗營部的軍中參贊在前日的作戰中戰死,堂堂通脈境的高手,被一塊城門碎片打中面門,當場暴斃,所以這次四旗營部在剩余的邊軍中顯得有些混亂,周慶不得不親自出面調度。
第三通鼓響,各掌旗官帶領著卒衛前來,如今玉寧邊軍缺兵少將,12營的編制,勉強湊出10營人馬,大多數掌旗官手下也就40~50人,等這通鼓畢,全員已經集結完畢。
杜明威站起身,開口的第一句話,既不是戰前動員鼓舞士氣,也不是加強軍法,對戰前松懈軍士懲戒,而是又頒布了一條提拔任命,原傷兵營鋒旗尉趙景升擢升為四旗營部軍中參贊,這可是一下自九品提拔到了從七品。
“咦?不是說沒有出身,難以從尉官向上走出去嗎?”
楊毅在周慶身后小聲說著。
周慶此時也算是光桿司令了,他除了身后幾名掌旗官,基本上無人可用,突然來了1個人分擔事務,他的臉上有一些輕松。
“你懂個屁!人家趙軍醫是大乾歷83年的文舉進士,正兒八經的皇科出身!”
王大海的嘴巴向來比較大,離得楊毅又近,便是低低回了一句,大家都在一個營帳,又在上一場戰斗中出生入死,關系已經處得非常不錯。
大乾軍制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是正品級,例如七品的統部使、六品的掌軍知事、五品的鎮軍都衛等,都必須有相應的武學修為,這是硬性條件,但是副職銜卻并不需要,有時候甚至從文官序列中選拔加入,他們的作用更多的是統籌、規劃、管理,并不負責正面殺敵。
趙景升捧著軍令直接下臺站到了周慶身邊,周慶或許看不起獵戶出身的老癟,看不起罪民出身的楊毅,但絕不會看不起皇科進士出身的趙景升,何況趙景升在玉寧邊軍中近20年,資歷深厚,周慶作為上官都只能微微躬身表達善意。
五品的鎮軍都衛不能代表皇權,無法擢升八品以上官職,所以趙景升這個“軍中參贊”前面還有個“代”字,但誰都清楚,有了昨日那份軍功,只要大家不死,上表朝廷,這個“代”字肯定會拿掉的。
杜明威第二項軍令有點莫名其妙,居然讓周慶帶著2名掌旗部曲,用從城頭卸下的石網去東去10里地的雪川冰河中捕魚,這個季節雖然還未完全入冬,但是冰面已經開凍結了,水都沒有,捕個屁的魚,分明是在為難他。
見周慶滿臉的不高興,趙景升微微一笑,在他耳邊悄悄說了些什么,周慶立即臉色變換,化怨為喜。
杜明威第三項軍令就是封關,燒開雪水澆筑城墻,還要將不用的棉被、棉衣都拆了化進雪水中,這項任務由各營部自行組織人手,將城墻分割為數個部分,每個營部負責1個部分,甚至將澆筑城墻的圖紙都畫出來交給各營部統部使,上面明確寫清楚了要的高度、厚度等數據。
楊毅一聽,便恍然大悟,這是借助天時、地利,化被動為主動啊,能夠在玉寧關這里堅守近20年,杜明威這個鎮軍都衛不是白當的。
第四項軍令,則是抽調各營部鋒旗尉就地取材,制作擂石機,以500兵旗尉配合。
第五項軍令,則是伙頭營負責,燒制冰彈,以300驍旗尉配合。
前面那3條軍令還算是有條有據,但是后面那2條軍令又有點云里霧里了,伙頭營都是什么人?那都是下等卒衛,哪怕營部管事也就是個小校,說是營部,實際上和軍需營、傷兵營一樣,都是掛在輜重營下的后勤閑散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