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面軍”已經倒下了一半,孫沖、王大海等人仍舊是跟在楊毅身后左沖右突,絲毫沒有放松,除非是楊毅死了,否則,高昂的士氣,會讓他們哪怕只能動1個手指頭,也堅決不會退后。。
就在這個危難時刻,忽然一陣箭雨飛射,“嗖嗖嗖”的聲音不斷,箭矢上還帶有火油,扎在戰虎身上,立即被虎毛引燃,戰虎吃痛,只能掀翻騎士,在地上打滾。
在楊毅身后幾十米的位置,一支打著玉寧邊軍旗號的軍隊出現。
“伏兵!我們上當了!”
一時間混亂的戰場被遏制住,所有的戰虎騎兵高喊退后,留下滿地上百具尸體,慌亂逃走,甚至來不及辨認這支新出現的軍隊到底有多少人。
“周部使!”
楊毅回頭一看,萬萬想不到,在這個生死時刻,居然是他的老上司救了他,周慶帶著他的百人捕魚隊出現在楊毅身后。
“楊毅?你們怎么會在這?玉寧關怎么了?”
周慶前日剛剛送了一批漁獲過去,因為糧食富足,他就想在河邊多待1日,一來省得兩邊跑得太勤快,徒費腳力,二來也因為收獲并不怎么好,讓人笑話,畢竟捕魚這種事,他又不是專業的,多少有點看運氣。
沒想到,周慶的運氣的確不錯,就是他這個偷懶的決定,讓他躲過一劫,他怎么也想不到,僅僅這么1天的時間,玉寧關就丟了。
“原來參贊早就在準備后路……”
看到周慶這一刻,楊毅明悟了,趙景升安排周慶在這里,捕魚以添糧秣還是其次,更關鍵的是,讓他守著河道,一旦玉寧邊軍后撤,缺乏坐騎的他們在關內平原上根本跑不過戎狄騎兵,所以沿河道順流而下是唯一的出路,但這個出路注定能走的人不多,所以趙景升一直守口如瓶。
這一場追擊戰,“黥面軍”又有30多人死在當場,楊毅他們甚至無法掩埋安葬,只能沉入河中,在岸邊立牌以做墳冢。
周慶在趙景升的吩咐下勉強收拾了6條浮舟,他們并不是南方人,對于怎么造船一竅不通,但是幾塊大木板拼在一起,加寬加厚還是做得到的,因為時間有限,僅僅造了6條浮舟,每條浮舟上能站立60~70人,按照趙景升的意思,起碼要準備30條,但現在看來6條都已經足夠了。
“趙參贊那次與我密談,說是玉寧關肯定守不住,戎狄大軍來勢洶洶,我們又遭有心人暗算,最多再能守上半個月,到時候肯定要借河道遠遁,如果我準備充足,帶著都衛等人順利離開,那么必定是首功,都衛必會保我1個掌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