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廷六司主內廷事務,但‘楊毅’犯下彌天大罪,不殺之,則難以服眾!”
“嗯?什么彌天大罪,溫世同,你可要說得清清楚楚!”
李玉已經滿臉不愉之色,連他一直扶持的“風居派”都戰戰兢兢的不敢相斗,沒了往日的風骨,這一刻,他真的有種“孤家寡人”的感覺,“玩火者終被火焚”,他以“楊毅”為子,分化勛貴,終究是惹出了事端。
李玉很清楚,他現在不能服軟,其他時候楊毅生死,他可能并不在意,但自從鄭化成持鞭上朝,以“溫世同”為眼相逼,治罪楊毅,那他就不能讓楊毅死,一旦楊毅因罪而死,他一直以來建立的君王威信,必將一落千丈。
不但百官離心,不再相信他,也會迫使更多的人向勛貴靠攏,唯一能撐住的“潘黨”或許都要倒臺了。
“楊毅共有二十大罪,請容臣細稟!”
“其一,北戰殺俘,假敵冒功!”
這說的是楊毅在玉寧關外大草原強殺俘虜,又或是在懸壁關擊殺孫明霆手下的那些并沒有明確投降的乾軍,之后都被報到“兵務處”作為軍功,現在被溫世同翻出來當做罪責。
“其二,裹挾郡主,攀龍附鳳!”
“其三,冒領皇親,劫掠新洲!”
這里說的是楊毅自進入新洲之后的事情,也不知哪里來的傳聞,說是“楊毅”冒充皇親,帶著紅月郡主,劫掠了童家莊,如此沒有實證的江湖傳聞也被溫世同當做罪責揭發。
“其四,干預國策,放間入洲!”
“其五,狐假虎威,折損北營!”
這里說的是楊毅在北營與潘世閬斗將,弄得潘世閬真氣反噬,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正常迎戰,以至于被壓制在天河南岸,而且大批難民放進了大乾腹地,嚴重傷害了勛貴階級們的利益。
“其六,罪孽之身,假公濟私!”
“其七,入司不凈,買官亂爵!”
“其八,皇族鷹犬,斂財成性!”
“其九,內廷府庫,私相授受!”
說到這里,都只能說是個人品德上的問題,楊毅入京以來,到處花錢,疑似在北疆撈了不少好處,但是沒有上交國庫,而且自己又是罪民出身,根本不可能正常成為朝廷官員,就差指著李玉的鼻子說他收了楊毅好處,賣了一個官位給楊毅。
至于后面的將“舊王府”翻新變為自己產業等罪責,也是一個系列的,基本上都是連蒙帶猜,拿不出真憑實據,畢竟內廷六司掌握在李玉手里,這是不可動搖的,他們只知道“自在居”的前身是內廷府庫司的地產,卻不知道個中原由,于是“債多了不愁”,先把罪名按上去再說。
李玉聽得微微瞇眼,這以上“九大罪狀”看似犀利,實則都是一些道聽途說之言,根本算不得什么罪名,如果鄭化成只有這點本事,那么他真的就有點看不起他了。
溫世同也是恰到好處的,在這里頓了一頓,然后才繼續往下說。
“其十,徐永同黨,坑國害民!”
這一句話,如同一記耳光狠狠的打在了李玉臉上,因為正是李玉在大朝會上說要給“徐永”翻案,但這話卻沒有明著說,最終實施是由江朝和楊毅來實施的,很顯然,這是“鄭化成”在否決李玉之前的政見,逼著李玉要跟他父親一樣,乖乖做個傀儡皇帝。
“其十一,勾結西域,私放重犯!”
楊毅雖然想到過,自己那塊“皇族密令”,最終會惹出事來,卻覺得這件事危害不大,跟“于先生”好好說說,利大于弊,不至于給他治罪,沒想到卻被“鄭化成”翻出來當做了把柄。
“其十二,江湖匪類,劫殺商旅!”
這是強行將楊毅當成了“孫家老店”的殺人犯,偏偏楊毅還因為到過現場,留下了一些痕跡,正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