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受到“三王遇害”一案的影響,大乾皇帝“哀傷”過度,居然登基以來,頭一次取消了“大朝會”,甚至對邀請而來的烈陽帝國使團也都置之不理。
不過“左賢王·拓跋翰頓”樂得如此,他反正就是來拖延時間的,能晚一天與李玉相見,那便晚一天更好,最好是一直到冬天來臨,都不要召見他們。
只是烈陽使團也有不順利的時候,雖然在禁軍的許可下,他們能夠在皇京城四處游覽,卻也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
首先,就是朝廷機構附近不能去。
其次,就是普通民居不能隨便靠近。
至于其他地方,都沒有什么特別的限制,對于這兩點,拓跋翰頓倒是十分理解,前者是因為涉及到大乾王朝的機密或是重要官員,未免出現意外,所以不得靠近。
至于后者,是為了防備烈陽使團與諜子接頭,所以,不能隨便出入民居,一切“游覽”地點、時間,都必須由關永義安排,且都要在禁軍的注視之下。
先前幾天,烈陽使團的人倒是自在,頭一次來到這富貴繁華的皇京城,無論是文化、風俗,還是物產,都與北疆地域大不相同,尤其是遍地美酒佳肴,十分投其所好。
不少使團中的異族人就在皇京城中醉生夢死,基本上沒有醒來過,但說起消費力,這些異族使團也是非常厲害,為了能夠將皇京城中的“好東西”帶回去送人,幾乎竭盡全力的購買“茶葉”、“食鹽”、“絲綢”、“瓷器”。
沒多久,烈陽使團成員們攜帶的金銀基本上都用盡,開始過起了拮據的生活,若不是奎巴托一開始就預定了一個月的房錢,怕是他們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了。
至于伙食,也從上等席面,直接下降為粗茶淡飯,只比行軍干糧要強一點罷了。
宮城,培心殿。
李玉正端坐書案批改奏章,鄭國公發難失利,不但讓他皇威大振,同時也擢取到了重要職位,如今濮弘揚正準備走馬上任,擔任三品的京洲防衛使,統管京洲府軍。
只不過誰都看出來了,這個調遣,不過是個過渡,濮弘揚的最終位置,肯定是裴慶即將辭去的“前將軍”職務。
如果濮弘揚順利擔任“前將軍”,再加上關永義晉升為皇京九城禁軍統領,李玉便真的可以松一口氣了,這代表皇京城內外皆在他的掌握之中,無論是潘黨,還是那群勛貴,已經成了沒牙的老虎,再也不敢硬氣。
“濮卿,此次去往‘津河府’就任,需得記著三件事,第一,切莫與地方深交,以免深陷權貴構陷之中;第二,要及時整頓兵務,招攬新兵入府;第三,不聽話的,該殺就殺!”
李玉一邊用朱筆簽批,一邊對著坐在書案下首的濮弘揚說著。
濮弘揚既為武學宗師,若是尋常人,怕是不愿意再擔任朝廷職務,只愿意逍遙自在,探求武學真理,爭取有生之年,晉入“不死神仙境”。
但是濮弘揚不一樣,他能有如今的實力和地位,皆是皇族一手扶持,更勿論他一身的本事都是來自內廷武庫,“高帝·李業”算是他半個師父,在如今大乾王朝內憂外患之下,他實不能自顧而去,唯有先配合李玉將這些俗世瑣事一肩挑下。
“謹遵皇命!”
濮弘揚適時的站起來行禮,但卻被李玉用手一抬阻止了。
“烈陽使團這段時間怎么樣?”
“在陛下的安排下,他們已被大乾繁華所吸引,身上錢財怕已用盡,聽關永義來報,他們昨日已經開始喝涼水、啃榖米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