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和吳老二兄弟兩家的地頭兒上有一棵大樹,這棵大樹有陰涼。
老吳哥倆的板車就放在一棵大樹底下。板車上面不但有干糧和暖水瓶,還有一卷子五彩布,五彩布里面還有一大塊塑料布。
老吳媳婦兒和吳老二媳婦兒把板車上面的五彩布拿下來,在大樹下面鋪開。
底下是五彩布,五彩布上面鋪著塑料布,隔潮還隔涼。
午飯擺好,老吳和吳老二兩家人湊到一起。
遠山綠樹、藍天白云,清風送爽,正是郊游、踏青、野餐的好時光,實際上老吳和吳老二兩家人累的像癟犢子似的。
大餅子有點涼了,不過還行不太硬,這是發面餅子,還挺煊乎的。
先喝一碗熱水暖暖胃。
老吳和吳老二家的伙食差不多,都是苞米面大餅子,小毛蔥蘸大醬,一個人還有一個咸鴨蛋。不同的是吳老二家還帶了兩袋蒜蓉辣醬。
這個蒜蓉辣醬可是好東西,一袋八毛錢呢!是吳老二在縣城打工的閨女帶回來的。
鎮上的合社,現在改名叫百貨商店了,那里也有賣的。
村子里面原來的代銷店,現在改成私人的了,也有賣的。
但是一般情況下老吳和吳老二是舍不得買的。
“哥,給你一袋。”
吳老二把一袋辣醬打開口,遞給了老吳,辣醬袋打開口了,老吳就不好不接了,撒了怪可惜的。
蒜蓉辣醬抹在大餅子上面,是真不錯,辣酥酥的好吃。
老吳咬了一口大餅子,“老二,胖丫在縣里干的咋樣??”
“好!”
提起閨女,吳老二就有些高興,覺得自己不太累了。
他閨女在城里的大飯店當服務員,工資比那些小飯店的服務員高不少呢。
“哥,等小麗長大點,就讓她姐帶著她,也到城里去當服務員吧!工資高,活兒還不太累。”
小麗就是老吳的閨女。
老吳說:“看看吧,我聽別人說的,東風鎮那邊有一個大廠子,過段時間可能招工。我想讓小麗去試試。”
吳老二點頭,他也聽說了。據說那個大廠子福利待遇相當好,結了婚的職工,不論男女都有可能分房子。
小姑娘出去打工,能守家在地的肯定比出遠門強。
“哥,那恐怕得托點關系啊。”
“嗯,我找人了。你嫂子娘家親戚,不是有一個閨女嫁到了大地大隊了嘛。
她過年的時候回來說,只要那邊一有招工的信兒,她就回來告訴你嫂子一聲。”
那個嫁到大地大隊的閨女姓王。老王家的大閨女過年的時候回來,可風光了。拿了那么多的好東西,說是她們公司過年發的福利。
她老爺們兒家好幾個人都在公司上班,發的東西都吃不完。還給她媽留了一千塊錢。
在老吳他們這里,嫁出去的閨女能給娘家媽一千塊錢,不是確實有錢,那就是太敗家了,得挨老爺們兒揍。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和安縣鄉下的農民們還是很淳樸的。
自己家的閨女嫁人了,要是把婆家的東西,往娘家劃摟,那是得讓別人說閑話的。
娘家媽拿著閨女孝敬的錢都燙手。當然,少數不要臉的例外。還有那賣閨女的就不提了。
吳老二媳婦兒聽說有招工的好事兒,趕緊和老吳媳婦兒說:“嫂子,要是那邊有招工的信兒了,你讓小麗把她弟弟也帶著唄!”
“行!”
老吳媳婦兒滿口答應,誰帶著誰不一定能行,但是能有一個自己家的親戚,和自己家的閨女在一個廠子上班,互相有個照應,也能放心不少不是。
吳小麗現在雖然還不是工廠的職工,但是她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她一點都不想種地,不想爬地壟溝。
吳小麗家的地種苞米,還種一些大豆和雜糧。
種苞米就得爬地壟溝。
種苞米的時候下種子,一個坑里面不能下一粒種子,怕不出芽。得放兩個到三個苞米粒。
苞米出芽的時候,一個小坑長出來兩三個苞米苗。需要拔掉多余的苗,只留下一個長得壯的。
苞米間苗這個活兒不是人干的。彎腰累的腰受不了,蹲著累腿,腳麻了、腿也麻。只有跪在地上向前爬,省勁。
種大豆和其他的雜糧,就得天天扛著一個小鋤頭,下地除草。
吳老二和他哥說了幾句兒女的事兒,就閑聊地里的事情。他們能說的也就是眼麼前的這些家長里短的事情。
“哥,農業推廣站的人說,今年有高產的苞米種子和大豆種子。你買不買?”
“不買。”
老吳回答的斬釘截鐵。
“我去年留的種子夠用。”
自己家有種子,為什么要花錢買別的種子?
高產種子再高產,也需要人好好伺候才行。
再說了,誰敢保證高產種子就一定行?
老農民就指望著地里的收成,到了秋收的時候,買來的種子不打糧食,一年的辛苦都白費了,哭都沒地方哭去。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