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奈爾思本來是準備了挺多,ESPN讓他來,也就是為了讓他對抗比爾-沃頓和瓊斯-巴里針對“真香”組合的。
可是馬林-奈爾思完全沒想到,自己今天的功課基本上白做了。ESPN也沒想到,他們賽前做的比賽宣傳片列入了那么多的比賽看點,結果到頭來都沒怎么用上。
比賽一開始,邁阿密熱火的節奏相對比較正常,他們仍然強調反擊和外圍的投射,可陣地戰打的并不著急。用C站張合理老爺子的說法,“球不燙手。”而邁阿密熱火打出極速進攻的階段,就是“球燙手”的階段。
余一塵開局后在底角命中跳投,阿聯面對余一塵沒能防住。
比爾-沃頓道:“杰瑞這個倒插步接晃動的跳投,動作做的非常扎實,他的內線基本功是非常出色的。”
馬林-奈爾思無法抓住比爾-沃頓這句話制造“矛盾”,比爾-沃頓說的是實話。
其實很多的選秀類型的綜藝節目都會故意制造“矛盾”,特別是一些明星做導師選人組隊的節目,導師搶人的環節是非常大的看點。就是因為有“矛盾”,有“矛盾”就會制造看點。
NBA的解說大部分也用這樣的套路,查爾斯-巴克利和肯尼-史密斯的解說那么受歡迎,就是因為他們在解說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小分歧,而查爾斯-巴克利還喜歡立FLAG,他立FLAG總被打臉,觀眾就喜歡看他。
這場比賽馬林-奈爾思就是作為挑事的人,他要制造一些“矛盾”。可現在余一塵非常好,再無腦黑余一塵顯然不合理,那么就只有黑邁阿密熱火的戰術體系了。
已經有人把邁阿密熱火打快的階段叫做“爆發階段”了,球員在這個階段體力下降的快,但得分爆炸力會直線提高,往往在這個階段,邁阿密熱火直接擊潰對手,將比賽收下。前兩場比賽,邁阿密熱火都是這么做的,他們就是利用這一波的得分,把比分拉開,將比賽收割。
開局階段邁阿密熱火打的相對平穩,而且他們很快就開始輪換,德里克-羅斯先被換下,馬里奧-錢莫斯上場。
德里克-羅斯下場的時候有點喪氣,開局他有幾次反擊的推動并不成功。就像賽前一些媒體分析的那樣,德文-哈里斯的速度限制了邁阿密熱火反擊的推動。上一次在新奧爾良,克里斯-保羅的速度也快,但他們在二號位上的速度不行,這支新澤西籃網還有文斯-卡-特,兩人合力兩次阻止了邁阿密熱火的反擊推動。
快攻被限制,邁阿密熱火也不驚慌,余一塵的發揮依舊穩定。
“杰瑞打的多好。”馬林-奈爾思道:“他在籃下面對易和約什(布恩)都是占據優勢的。邁阿密有這樣的中鋒,應該降速,他們在內線的優勢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