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克斯亨德利,也就是裘德考。裘德考在接手德國人的基業后,也聽說了德國人一直在查找的東西,和自己的目的異曲同工。
根據天石的花紋,他從戰國帛書里解讀出了的另一層信息,雪山中的神跡。
筆記本前半部分的內容主要就是德國人在雪山的行動歷程,之后便是處于中間位置的那幅圖畫位于雪山深處的另一扇青銅門。
德國人根據審問出來的當年的馬隊在雪山的消息,集結了隊伍從另一座雪山出發,并且陰差陽錯的找到了那扇青銅門。
筆記的主人以無比虔誠的筆觸將那扇門的復雜圖案臨摹下來,打算把畫帶出雪山。
光從細膩的描繪中,張杌尋就能感受的到,這扇青銅門在外形雖然很接近,但遠不及長白山的青銅門那般宏偉詭秘。
圖的花紋從整體來看更像是一只如同龜殼一樣的東西,畫中還有一個螞蟻一樣小的人站在青銅門邊做對比。
那東西極大,龜殼還有很多非常細小的裂紋,作畫者極其小心的將門所有的裂紋都描繪了出來。
這些裂紋細看來好像是在表達著什么圖騰,如果硬要說出來的話,最中間的部分很像一只猙獰的黑化麒麟,乍一看像,但仔細看,麒麟又和周邊的其他裂紋融合在一起,組成另一幅像龍又像蛇的龐然大物。
巨大龜殼的周圍還有八個小一點的龜殼,它們之間的排布沒有半點規律,同樣布滿花紋,和最中央的大龜殼組成了很多奇怪的圖案。
而在所有的龜殼四周,還有很多類似觸須的東西,如蜘蛛網一般的連接著,將龜殼周圍的空白完全覆蓋了起來,但這些觸須的輪廓看去并不平整。
張杌尋思索了一下,從兜里掏出放大鏡,對著這些觸須線條仔細去看,這才恍然,這些所謂的線條壓根兒就不是觸須,而是鎖鏈。
無數的鎖鏈如牢籠一般緊緊桎梏在所有的龜殼,中間的龜殼圖案越看越像是好多只神獸被鎖鏈禁錮在那扇門,若困獸在掙扎哀嚎,看得人心里止不住的悲涼。
鎖鏈匯聚往中心終止的地方,看去好像一些特別丑陋的斑點,讓張杌尋不由得聯想起當初在西王母國地下看到的隕玉天坑。
當年的德國人是用什么方法打開了那扇青銅門嗎這個幾率有,但是張杌尋覺得并不大,那么這幅畫的作者又是如何將目光穿透厚重的青銅門,看到里面的隕玉的呢
又或者,這些東西壓根兒就不是他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用另一種方式深深刻在了他的腦海,從而導致他在作畫時無意識的把腦海內的情景隱射在了紙。
張杌尋心里有一個念頭一閃而過,眼里閃過一抹厲色。天授繪畫這幅作品的德國人當年是否真的是經歷了天授,倘若果真如此,也就是說,這幅圖就等同于是被天授控制的他畫出來的。
最重要的是,天授的目的是什么筆記本后面記載的東西比較少,只是說他們在返回的途中經過一片非常美麗的湖泊時人員損傷慘重。
因為那片龐大的湖泊里有一種長著赤紅獸頭的白色大魚,能夠撞開厚實的冰面直接將人吞入腹中。
“聞清鈴而動”,這是筆記主人對那種奇怪大魚發動攻擊時候的描述。
但筆記的主人說的
“聞鈴”的意思是,每當大魚對他們發起攻擊時,總會伴隨著悠遠的鈴鐺聲音響起。
那些大魚的行動速度非常快,他們壓根兒看不清動作,只感覺到有巨大的黑影從眼前掠過,有的人甚至連慘叫都來不及就已經被拖進了水里。
不過隊伍里有對訓獸了解的顧問猜測出還有一種可能,這些奇怪的大魚是根據不知從何處傳來的鈴鐺聲音指令在行動。
但在那種危急的情況下,他們完全無法判斷清楚聲音的源頭。無奈他們只能繞路,從遠離湖泊的險峰走,這無疑是增加了行動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