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說說風寒感冒具體是什么樣的?”
達莉婭都不用思考便接著說道:
“在黃帝內經中早有記載,寒則氣收…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同樣在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也曾提到,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具體來說風寒感冒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涕與痰,清稀如水,咽癢,色淡紅。”
“不錯都學會引經據典,這段時間沒少用功。”
小姑娘的表現讓方別很是滿意,但現在給索菲亞診斷才是首要的,所以方別也就只是簡單的夸贊了小姑娘一句。
接著,方別又轉頭看向了索菲亞。
“索菲亞女士,請張嘴,我看看舌頭。”
索菲亞雖然不明所以,但仍是張開嘴。
方別一看,舌淡紅,苔后部略顯黏膩,并伴有齒痕。
接著方別又問道:“可以給我形容一下你頭痛的部位或者特征嗎?”
索菲亞指了指自己的額頭,“就這樣里,疼得很厲害,現在不吃止疼藥根本忍受不住。”
這時方別沒再繼續問下去,切脈也有了結果,脈象弦澀。
這樣的脈象主痛癥,血瘀。
這一點在《瀕湖脈學》中記載:“弦脈主痛…寸弦頭痛膈多痰。”
而《金匱要略》中也記載著一句:“血痹病…脈自微澀。”
綜上所述,方別也得出了辯證的結果,風寒瘀滯,經絡不通。
這是風寒感冒后余邪未清,進而寒性收引,凝滯血脈,最后導致陽明經循行不通,引發前額劇痛。
中醫理論有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索菲亞為急性頭痛,風寒突襲導致竅閉,不通則痛。
急則治其標,欲快速止痛,首要通竅,通則不痛。
略一思考,方別便想到了一個藥方。
通竅活血湯。
通竅活血湯出自清朝名醫王清任所著《醫林改錯》,原方由赤芍一錢,川芎一錢,桃仁(研泥)三錢,紅花三錢,老蔥(切碎)三根,鮮姜(切碎)三錢,紅棗(去核)七個,麝香(絹包)五厘,共八味藥組成。主治血瘀所致的脫發,暴發火眼,酒糟鼻,耳聾,白癜風,紫癜風,牙疳,男女勞病,小兒疳證,頭痛骨膊胸膈頑硬刺痛,中風。
在原案中,王清任就用此方治一頭痛年久,百藥不效患者。
:<a>https://953a6.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