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已經返回奉天殿。
詹徽和傅友文正琢磨著朱元璋的話。
他提到不要暴露了皇帝的身份,又提到有人能解決壽州的困境,這究竟是何意?
他們要見的這人,又究竟是何人?
這般思索后,詹徽與傅友文心中皆生出些許疑惑。
“穿好官袍,帶好吏目,隨咱出宮一趟。”
此言一出,兩人再次感到震驚。
老爺子究竟有何打算?
畢竟傅友文是戶部侍郎,乃朝廷正三品官職,詹徽更是吏部尚書,朝廷正二品高官。
老爺子竟打算親自帶這兩位朝廷重臣去禮賢下士?
那人在老爺子心中究竟占據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傅友文在心中默默思索,突然回想起老爺子增加商稅一事,頓時震撼無比。
難道提高商稅的建議便是這人提出的?
我的天!
這個人究竟是誰啊!
傅友文感到一陣心慌,心中更是充滿了濃厚的好奇。
詹徽則完全不同,他內心幾乎要歡呼雀躍了。
上次被老爺子召見時,他就從老爺子的話中察覺到了一些端倪。
最近他又去拜訪了劉三吾,從劉三吾那里得到了證實,外面那個人很可能就是已故的皇長孫朱雄英!
詹徽沒有將這些想法表露出來,表面上依舊保持著平靜。
街道上的百姓已被錦衣衛事先疏散。
他們乘坐著軟轎,在眾多護衛的護送下,到達了朱小寶的宅邸門前。
考慮到兩位部堂官員的身份,朱元璋特意安排了較為隆重的出行儀式,完全符合正二品和正三品高官應有的規格。
朱小寶出門迎接,恭敬行禮。
兩人輕瞥朱元璋一眼,見他閉目靜立于后,沉默不語,也只好硬著頭皮接受了朱小寶的這一禮。
“進屋說。”
詹徽開口道。
“請!”
朱小寶泰然自若,領著眾人進了大廳。
當所有人都坐下后,一股如山的壓迫感突然降臨。
趙婉兒平日里威武的很,但突然面對這么多高官,她還是感到有些緊張,謹慎地找了個角落,安靜地坐下了。
朱元璋默默地觀察著朱小寶,見他神色自如,泰然自若,完全沒有任何的膽怯,心中滿意極了。
不提其他,單論這股勇氣,就實屬不易!
這孩子平時跟咱夸夸其談的,甚至談論治國之策,每件事都講得條理清晰,像模像樣。
但這些話只是在我們爺孫倆之間說說,沒有旁人,朱小寶自然毫無拘束。
然而在正式場合,朱小寶會如何表現,朱元璋始終心存疑慮。
朱元璋深知,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僅有智慧是不夠的!
除了才華、智慧和能力之外,勇氣和氣質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刻的廳堂中,匯集了大明朝廷中最有權勢的兩位官員,即便是尋常的皇室成員,在此場合下能夠保持鎮定已屬不易。
可朱小寶不僅鎮定自若,而且言辭中正,鏗鏘有力,這更是難能可貴。
“娃兒,咱可是將吏部尚書、戶部侍郎以及吏部和戶部的官員們都叫來了,你有什么看法,便對他們說吧。”
除了詹徽和傅友文,這大廳里還有許多五品以下的吏部、戶部官員。
他們是沒有資格參加朝會的,更別說見到朱元璋了。
他們也根本不知道,說話的這位老者就是大明的皇帝,更不曉得,他們大人禮賢下士的小郎君便是大明的皇嫡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