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自古以來便是軍事和經濟的要塞,更是大明的交通樞紐,商貿和農業都很發達。
楚王朱楨,今年二十七歲,戰功顯赫。
他十八歲便獨自帶兵,平定了大庸蠻夷,五年內又先后平定了四川湖南等蠻夷之地。
從朱元璋將武昌分封給朱楨,便足以看出朱元璋對他的重視。
朱小寶看著朱元璋,慎重道。
“人家皇帝的家務事,您老兒還是別插手的好。”
朱元璋點了點頭。
“咱當然不會親自處理,只是想聽聽你的意見罷了!”
“倘若你是洪武皇帝,你會如何處理?”
語畢,朱元璋便靜靜地等待著朱小寶的回應,內心也跟著緊張了起來。
他很好奇,自家大孫將如何對待此事!
當然,這亦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畢竟最讓朱元璋放心不下的,便是他的兒孫們。
或許是早年的經歷,使他格外的重視親情。
因此,他也希望自己的繼承人能重視孝道和親情。
朱小寶自是不清楚朱元璋的用意。
他思索片刻后說道。
“假如情況確實如此,那便需要做到兩點。”
朱元璋目光炯炯地看著朱小寶。
朱小寶接著道。
“首先,必須對楚王進行懲戒,不管采取何種方式,關鍵是要讓他感到畏懼。”
“其次,畢竟他們是父子關系,不宜過于嚴厲,只要能讓楚王感到害怕,便能將此事暫時擱置不談。”
朱小寶知道馬老頭十分重視孝道。
馬老頭在軍事和政治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唯有人倫方面難以逾越。
朱小寶也不愿透露自己真實的想法,以免讓馬老頭傷心。
楚王只不過是眾多藩王中的一個,和他一樣掌握權力,統治一方的天橫貴胄頗多,目前看來,并不會構成什么大的威脅。
朱元璋的本意,是讓想兒子們替自己守護江山,穩定天下。
他的兒子們也個個都出類拔萃,頗有本事,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大明有益無害。
在朱小寶看來,他們的弊端要遠遠大于利益!
這也是朱允炆繼位后,急于削藩的原因。
朱允炆都能識別的問題,洪武帝為何未察覺?
還不是因為他對兒子們的信任,以及他難以逾越的人倫情感。
到了明中后期,圈養的宗室失去了戰斗能力,最終導致了大明江山的衰敗。
這無疑是個遺憾!
若真要朱小寶來解決,他定會提議洪武老爺子削減藩王勢力。
不管是在軍事還是政治上,都必須徹底削弱。
然后,將這些權力分配給地方的布政司、按察司和都指揮司進行管理。
在聽了朱小寶的答復后,朱元璋心中的憂慮立刻消失殆盡。
他笑著對朱小寶問道。
“為何要這般處理?”
朱小寶笑道。
“一家人嘛,整整齊齊的多好!”
朱元璋笑容更盛。
“對對對!一家人嘛,整整齊齊的才好!”
“大孫,你定要時刻謹記,任何時候,家人都不能相殘!”
哎!
朱小寶輕嘆一聲。
其他事,老爺子都可以做到冷酷無情,可獨有親情這關,他始終無法逾越。
但他還是很慶幸自己那般回答,至少朱元璋聽后心情非常愉快。
朱元璋正樂呵呵的笑著,突然一拍腦袋,道。
“瞧咱這記性!”
朱小寶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