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寶再次仰頭大笑。
“你打算為李善長洗清冤屈對吧?自洪武朝建立以來,十七年過去了,朝廷中人只識得胡惟庸和李善長,卻有多少人忘記了皇帝的存在?”
“洪武皇帝是否說過,善長雖然不是宰相之才,但他與咱是同鄉,自咱起兵以來,他便一直追隨左右,即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咱登基為帝,他理應成為宰相。”
“你不是飽讀詩書嗎?你們翰林院不是正在編纂史料嗎?不是正在編纂洪武朝的大事記嗎?你這么博學多識,這些你難道沒讀過?還是沒聽說過?”
嘶!
這些事……
朱小寶都已經知道了?
劉三吾好奇的望向朱小寶,隨后又偷瞄了一眼老朱。
看來老爺子向朱小寶透露了不少國家機密啊!
此時,朱元璋也陷入了沉思,他似乎并未向這小子透露過這些事啊!
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但朱元璋并未深究,只是思緒飄回了七年前。
他的表情顯得有些激動,因為朱小寶的話,確實觸動了他的內心。
作為皇帝,他無需任何理由便能決定他人生死,即便是胡惟庸、李善長這些曾與他并肩作戰的舊部。
他一聲令下,錦衣衛便執行了那場洪武大案。
牽連被殺者,多達五萬余人。
在那些年里,人們都在說朱元璋殘暴嗜血,都在說大明帝國搖搖欲墜,但沒有人真正理解過朱元璋。
朱元璋是個剛強,且固執的皇帝,即使遭受了再大的冤屈,他也從不向旁人吐露半點。
所有的事情,他總是默默地承受在心。
如今,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被朱小寶揭露,并且理解了他的本意,老爺子的心緒也開始變得激動起來。
被理解的感覺,真是令人暢快!
“再去看看洪武皇帝是如何對待李善長的,他念舊情,希望他們能幡然醒悟,卻換來了變本加厲!”
“老爺子一再忍讓,想著胡、李年事已高,終有一天會退隱。”
“李善長因病無法處理政務,選擇告老還鄉,皇帝賜予他三百六十多頃土地,一百五十七戶守墳人,一千五百戶低戶,以及二十家私兵,可謂皇恩浩蕩!”
“當時朝廷中有多少人彈劾他,但洪武皇帝仍然保護他,他若稍有感恩之心,懂得進退,就該安心在家修養!”
“然而他呢?他竟想成為大明宰相之上的太上皇!”
“宰相之位懸空,洪武皇帝有意讓劉基擔任,但劉基有膽量接受嗎?”
“后圣上又屬意御史臺中丞楊憲,你知道李善長對胡惟庸說了什么嗎?”
“若此人成為宰相,淮西人危矣!”
“哈哈!”
朱小寶笑得越發大聲。
“你瞧瞧,國已非國,臣不復臣,結黨營私,把持朝政的意圖,昭然若揭!”
“這樣的人,你解縉竟還為他辯護冤屈!”
“嗯!或許你是對的!但你必須記住,若他們掌權,你這個江西人還能否成為翰林院庶吉士?”
“皇帝賞識你的才華,提拔你,你不僅不感恩,還屢次傷害洪武皇帝的心。”
“你真的以為天下人都該以你解縉為中心嗎?”
“國朝眾多英才,少了你,難道大廈就會傾倒?”
“你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別妄想成為洪武老爺子那樣的星辰大海!你不配!也不夠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