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臣仍存疑慮,此建議雖佳,可若驛站真的變成官民共用,那么驛丞、驛卒等官員的職責,是否也會隨之改變?”
“臣擔心這會引起諸多不便,甚至動搖國家之根本。”
朱元璋聽后,并未立即回應,而是轉頭看向一旁的茹瑺。
“你作為兵部尚書,許多驛卒都歸你管轄,你對此有何看法?”
茹瑺正欲發言,朱元璋又迅速打斷道。
“無需多言!”
洪武六年,茹瑺還是刑部按察使,他向朱元璋陳述國事時,滔滔不絕說了五個時辰,卻仍未觸及主題,朱元璋不勝其煩,對他施以杖刑,并貶至地方。
多年后,他在地方深得人心,才又被調回京城。
這么多年過去,他愛說廢話的毛病依舊未改。
茹瑺立刻閉嘴,思索片刻后,這才道。
“臣認為,驛站的驛卒人數眾多,且人心難測,他們掌管錢財,難免會私吞,若造成朝廷丑聞,這將是極大的損失,臣曾聽說……”
朱元璋聞言,急忙擺手。
“夠了!別再說了。”
三人聞言,皆微微低下了頭。
朱元璋陷入沉思,對于此事,他絕不會輕率地做出決定。
正如三位重臣所言,許多事務尚未理清。
此舉確實有助于朝廷增加收入,但如果控制不當,恐怕不僅不能增加收入,反而可能引發大亂。
特別是涉及財務的問題,朱元璋更是小心翼翼。
他看向三人,說道。
“既然你們意見分歧,那就出宮去見個人吧!”
詹徽與傅友文無聲地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而茹瑺則瞪大了眼睛,滿是疑惑。
見人?
這豈不是荒謬?
誰值得他們三位資深大臣去親自拜訪?
即便是皇室成員,皇帝直接召見不就行了嗎?
正當他猶豫不決時,朱元璋已經邁步離開了奉天殿。
詹徽和傅友文急忙跟上。
啊?
他們要去哪里?
陛下怎么也走了?
茹瑺一臉驚愕,隨后提起衣袍,也迅速跟了上去。
“圣上,老臣冒昧!”
朱元璋冷漠地瞥了他一眼。
“待會兒只問該問的,不該問的就給咱閉嘴。”
茹瑺一臉茫然。
這是何意?
詹徽和傅友文又互望了一眼,他們自是不希望兵部尚書茹瑺凌駕于他們之上,兵部本就地位顯赫,他們絕不能容忍被其壓制,因此兩人都心生計謀。
“意思就是讓你別亂說話!”
詹徽狡猾地說道。
傅友文立刻附和道。
“沒錯,詹太人所言極是!”
每多一人對朱小寶示好,他們在朱小寶心中的地位就會相應減弱。
這是他們極力想要避免的情形,因此,必須先給茹瑺下個套!
茹瑺陷入了沉思。
“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
詹徽與傅友文同時露出了狡黠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