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目前最完整的洪武初期史料,沒有比這更真實地反映當時政治經濟狀況的了!
可以說,除了軍事機密之外,這兩本書幾乎涵蓋了所有大小事務。
朱小寶頓感震驚。
這確實是無價之寶,因為了解它,就能對洪武朝的所有脈絡有一個直觀清晰的了解!
就像剛才朱小寶和朱元璋討論時,許多地方的人口和距離他都答不上來。
這兩本書,便能給他答案。
朱小寶沉思片刻,眼中閃爍著光芒。
“這還真是無價之寶啊!”
當然是無價之寶!
這兩本政書即便是在皇宮政堂,也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翻閱的。
即便是皇子皇孫,也不能輕易接觸!
朱小寶目前的知識,都是基于應天府之上,對于其他地方則一無所知,尤其是北疆,比如北平、大寧等重要城鎮。
朱小寶欣喜若狂,捧著兩本書,坐在門檻上饒有興趣地閱讀了起來。
奉天殿。
朱元璋閉目沉思,靜候傅友文、詹徽和茹瑺的覲見。
不久,三位大臣來到了奉天殿。
“吾皇萬歲!”
朱元璋不悅地打斷了他們。
“夠了!成天喊萬歲,誰能活到萬歲?簡直胡說八道!”
三位大臣尷尬地站著,心中感到有些不安。
他們不清楚朱元璋召見他們的真正目的,也猜不透朱元璋此刻的心情,只能恭敬地低頭站在一旁。
朱元璋對他們說道。
“咱聽說了一個計劃,想同你們分享一下。”
三人立刻聚精會神,表情肅穆起來。
朱元璋繼續說道。
“江南地區,驛站空置現象嚴重,每日消耗大量成本,現在計劃將驛站改為官民共用,方便傳遞信息和物品,利于百姓。”
三人聚精會神地聽著,朱元璋則詳細地向他們解釋了朱小寶關于改造驛站的計劃。
朱元璋說完后,三人陷入了一陣沉默。
他們聽得非常仔細,幾乎每個字都沒放過。
這個計劃中,許多細節尚不完善,存在缺陷,需要進一步討論,但這并不影響其核心優勢。
可以說是利弊共存,既有明朗之處,也有疑惑之處,既有令人驚喜的成分,也有令人困惑的地方。
傅友文是戶部侍郎,他沉思片刻后,小聲地問道。
“啟稟陛下,臣斗膽,請問這個建議是誰提出的?”
朱元璋看著他,反問道。
“你先說說你的看法。”
傅友文一愣。
難道這個建議又是朱小寶提出的?
他現在無法判斷朱元璋對此事的看法,只能謹慎地回答。
“驛站是朝廷設立的,用于傳遞重要事務,如果輕易對民間開放,可能會導致官民界限模糊,引發問題,這是不利之處。”
朱元璋皺起了眉頭。
傅友文接著說道。
“但無可否認,如今驛站的發展,在江南地區留下了不少空置,這無疑是對國家財政的浪費。”
“正如圣上所言,若將驛站轉變為官民共用,這確實是個好主意,這樣一來,驛站不僅無需再花費國庫,甚至可能產生盈余。”
“每年國庫為驛站的維護、人力、牲畜等開銷,至少四十萬兩白銀,若能實現自給自足,這無疑是個積極的改變。”
朱元璋頷首,又向詹徽詢問道。
“作為吏部尚書,身為領導者,必須學會傾聽,不必事事親為,讓下屬完善建議后,再作出決策,這才是臣子的本分。”
詹徽回答道。
“是!臣謹遵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