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是因為他這個皇帝做得不夠好,沒能確保百姓的溫飽,才致使他們鋌而走險!
如果那時有土豆,哪里還有劉福通之輩呢?
老朱的眼中,此刻竟泛起了淚花。
朱元璋是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人,因此他才如此重視糧食。
現在有了土豆,他怎能不興奮?
只見他突然放聲大笑!
有了這土豆,就再也不用擔心天災了。
但轉瞬間,朱元璋又恢復了冷靜,他定睛看著朱小寶。
“大孫,這土豆只能在暖棚里種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
朱小寶笑著答道。
“誰說的啊!這又不是反季節作物,哪個地方都能種!”
“即便是在大雪天,也都能結果,這東西不懼寒。”
“什么?”
朱元璋緊握著朱小寶的手腕。
“哎呀,老爺子,您抓得我好疼,別這么用力!”
年紀這么大了,這力氣倒是不小。
想到這里,朱小寶又好奇地看了一眼。
老爺子年輕時,究竟經歷了什么?
這力氣可不像是普通行伍應有的強度!
朱元璋急忙問道。
“哦!”
“大孫,這土豆真的能在嚴寒中種植嗎?”
朱元璋滿眼期待地問道。
朱小寶點了點頭。
“當然!”
“還有一種跟土豆類似的作物,叫紅薯,那味道是甜的,雖有些懼寒,但曬干了能當行軍用的干糧,還能生吃,也甚好!”
朱元璋忙不迭道。
“你說啥?那這東西在哪兒呢?”
朱小寶道。
“大明沒有,只能去大海之外找。”
大海之外。
這四個字,于朱元璋而言,遙不可及。
如今大明主要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自從陳友諒和方國珍死后,朱元璋便實施了海禁。
盡管后來逐漸有了開海的趨勢,但倭國國內部動亂,影響到了大明沿海地區,朱元璋不得不重新加強海防。
然而,土豆這種作物卻給朱元璋帶來了希望,也使得這位年邁的君主眼中閃爍起了向往之光。
當他得知還有比土豆更優秀的糧食作物時,朱元璋眼中的希望也更加熾烈了。
但是……
開海可不是件易事!
且不說朝廷中,那些守舊的儒家學者會反對。
單是海上未知的危險,以及大明兒郎要面對海上那無盡的孤獨……
這些,都是嚴峻的考驗。
朱元璋將此事銘記在心,他再次貪婪地看向土豆,詢問道:
“這東西能磨成粉?”
朱小寶肯定地答道。
“沒錯。”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
“走,去書房,咱還有兩份奏疏給你看。”
“快年底了,奏疏太多,咱一個人處理不過來,你幫咱分擔些。”
朱小寶聽后一喜。
他特別喜歡跟著老爺子審閱奏疏。
尤其是最近他已經將老爺子送來的兩本政書讀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