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輕掃了他一眼,明顯察覺到了鐵鉉與之前的不同。
朱元璋沉聲道。
“哦?”
“那你說說看。”
詹徽和傅友文拱手行禮,隨后便打算離開。
朱元璋見狀,擺了擺手。
“你們也留下聽聽,幫忙謀劃謀劃。”
“是。”
朱元璋心思深沉,若今日鐵鉉有任何不妥的表情,他都不會讓詹徽和傅友文繼續留在這里。
鐵鉉繼續道。
“朱郎君提出了交趾布政司的治理和稅收方案。”
朱元璋點了點頭。
“說來聽聽。”
丈量土地,核對人口。
鐵鉉在講述,朱元璋則心不在焉地聽著。
詹徽與傅友文默默地點頭表示贊同,眼中也閃爍著滿意的光芒。
皇長孫的治理策略顯然是正確的,看來他從老爺子那里學了不少。
顯然,詹徽和傅友文對朱小寶采取的治理策略很是認可。
同時,他們也感到了一絲羞愧。
之前還擔心朱小寶無法承擔重任,現在看來,這種擔憂明顯是多余的。
鐵鉉繼續道。
“除此之外,朱郎君還打算請求陛下派遣一位翰林院學士,以及一名太醫院院士前往交趾,以教化當地百姓,傳授醫術并加強醫療設施。”
聽到這里,詹徽和傅友文驚訝地看向朱元璋。
難道老爺子早就預見到了這一步,已經為皇長孫做好萬全的準備了嗎?
姜還真是老的辣啊
他們心中頓時感慨萬千。
鐵鉉繼續講著,但臉色明顯有了變化。
“朱郎君還調整了稅收政策。”
提及此事,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變化。
詹徽和傅友文也眉頭緊鎖。
當前的稅收制度,是華夏歷經了兩千余年,不斷完善后所形成的。
可以說,每一代都在進行稅收改革。
稅收是國家宏觀調控的基石,許多財政政策都依賴于它,任何微小的調整都可能引發矛盾。
當前的大明朝廷,是萬萬不敢輕易改變稅收政策的,那小子怎敢如此大膽妄為
這簡直是胡鬧
不待他人插話,鐵鉉便繼續道。
“朱郎君提出了三項稅收改革策略。”
鐵鉉詳細闡述了清丈土地、擴大征稅范圍、統一賦役這三項基礎稅收改革。
最后,鐵鉉的聲音逐漸減弱。
起初,朱元璋還在隨意翻閱奏疏,而詹徽和傅友文也在小聲地交換意見。
而此刻,大殿中卻一片死寂!
針落可聞!
鐵鉉抬頭望去,只見洪武皇帝的身形似是有些僵硬。
詹徽與傅友文的反應則更為夸張,他們的嘴巴張得像碗口一樣大,眼睛瞪得比雞蛋還要圓
時間仿佛靜止了許久。
終于,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后,開口問道。
“這些稅收改革的建議,都是他提出的?”
鐵鉉輕輕搖頭。
這時,朱元璋和詹徽三人才稍微放松了些。
“朱郎君并非是在提建議,而是在下達命令。”
噗!
朱元璋剛喝下的一口茶,差點就沒忍住噴了出來
你就不能一口氣把話說完
朱元璋皺著眉頭,嚴肅地注視著鐵鉉。
“所以,這些稅收改革,都是他一手制定的?”
鐵鉉肯定地點了點頭。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