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臨近年關,朱小寶就越發懷念一年前,老馬頭初次見到自己,然后收養自己、幫助自己的那些場景。
是老爺子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毫不夸張地講,要是沒有老爺子,他現在恐怕什么都不是!
他穿越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大明后,可以說是親身體會過了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封建社會!
他從社會最底層一步步打拼,慢慢有了自己的成就,也積累了些許自己的人脈。
而這一切的起點,都是因為馬老頭。
人若無孝,則難以立身。
這是咱漢人傳承已久的傳統美德,朱小寶一直銘記于心。
他也期望這種孝順的精神,能夠永遠延續下去。
因為這是咱漢人文化的精髓所在,國家亦需要這種精神傳承!
朱元璋聽著朱小寶嘮嘮叨叨,不但沒有絲毫的不耐煩,反而聽得格外認真,還不時的點頭。
“對對對!你說得太對了!”
朱小寶笑道。
“您趕緊回去再去睡會兒吧!”
朱元璋點點頭,蔣瓛則提著兩大籃筐的臘肉和青菜站在一旁。
朱元璋回頭望向站在府宅門口,正目送自己離開的朱小寶,喃喃自語道。
“咱的好大孫子啊!咱以前總覺得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可為啥現在突然就這么不想離開這個世界了呢?”
“咱爺孫倆相處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
朱小寶揮了揮手,在老爺子身后大聲叮囑道。
“走路看著點!別走神!”
“那個馬仔!路上滑,要是老爺子摔著了,我可饒不了你!”
蔣瓛身子微微一顫。
朱元璋則笑著朝背后揮了揮,裝作不耐煩地道。
“曉得了!真是啰嗦!”
今日是臘月二十六,年關愈發臨近。
朱小寶把老朱送走后,便回房歇息了。
天空陰沉沉的,江南的小雨淅淅瀝瀝,有節奏地輕敲著地面,為這片水鄉更添幾分溫婉的韻致。
朱小寶大概也就睡了不到一個時辰,便起身吃了些早餐。
大院里,紅燈籠高高掛起,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用過早餐,朱小寶搬來凳子,坐在門前靜靜聆聽雨聲。
鄭和沏好一壺茶,動作輕柔地將茶盞擺放在朱小寶身旁。
他正要離開,朱小寶便喊住了他。
“倘若現在讓你再回宮里,你怎么看?”
鄭和微微一怔,趕忙說道。
“奴婢一直跟著少爺,長時間伺候少爺,已然習慣了,實在不愿再入宮。”
朱小寶搖了搖頭。
“宮里的勾心斗角、明爭暗斗,你應付得來嗎?”
鄭和又是一愣,他心里明白,爺這是打定主意要送自己進宮了。
鄭和心中泛起一絲傷感,這么長時間盡心盡力地照顧少爺,他實在不想離開。
但他還是堅定地回應道。
“不管做什么,哪怕宮里滿是算計,奴婢也定能適應!”
朱小寶點了點頭。
“你有所不知,你若是留在這兒,朝廷便沒有合適的名義啟用你。”
“今年我會在涼國公那兒過年,屆時我會讓涼國公想辦法,以鄭和的本名把你送進皇宮。”
“你在宮里好好發展,等朝廷開啟海禁,我便會動用所有力量,全力舉薦你出海。”
“你要知道,建功立業并非只有在戰場上,你可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
聽到朱小寶這番推心置腹的話,鄭和眼眶泛紅,“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朱小寶磕了三個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