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奴婢明白,一定不會辜負少爺的期望!”
朱小寶應了一聲,又道。
“去把廖家兄弟喚來。”
“是。”
沒過多久,鄭和就把廖家兄弟帶到了跟前。
“見過少爺。”
朱小寶點頭示意。
“你們二人在京師也有家人,年關將至,別在這兒守著了,該回家過年就回去,去庫房多領一個月的月錢,回去買些好酒好菜,好好孝敬家中父母。”
廖家兄弟聞言一愣,在東宮的時候,從沒人跟他們說過這般貼心的話。
朱允炆母子平日里只把他們當下人使喚,可他們身為開國功勛之后,雖說爺爺犯過過錯,但骨子里依舊透著一股傲氣。
此刻聽到朱小寶這般關懷備至的話語,二人心中滿是感動。
廖鏞思索片刻后,說道。
“多謝少爺,我們家離這兒不遠,護衛爺的安危,本就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廖鉞也跟著附和道。
“大哥說得對,您就別為我們兄弟倆操心了。”
朱小寶點了點頭。
“行,不過月錢你們還是去領了!”
“過年要是不風光些,拿什么孝敬長輩?拿什么跟鄰里嘮嘮?在我這兒,別的可能給不了你們,錢財方面我從不吝嗇。”
聽了朱小寶的話,廖家兄弟深受觸動,廖鏞抽了抽鼻子,說道。
“少爺在交趾那邊也少不了要用錢……”
朱小寶佯裝嗔怪地瞪了兩兄弟一眼。
“瞧你們倆,八尺高的漢子,說話怎么這么磨嘰,還非得讓我再重復一遍?”
廖家兄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不,我們收下便是了,多謝爺賞賜!”
朱小寶嘴角微微上揚,他心里清楚這兩兄弟對自己的忠心。
鹽山和驛站的收入都由兩兄弟負責打理,府上大部分錢財都經他們之手,還有鹽山的秩序維護、府中的安保等事務,兩兄弟不辭辛勞、毫無怨言,從未給朱小寶添過麻煩,做事認真負責,是朱小寶信得過的人。
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日久見人心,朱小寶真切地感受到了兩兄弟的忠誠。
“對了。”
朱小寶看向一旁的鄭和,問道。
“鹽山那邊的佃戶們,米面肉魚都發放到位了嗎?”
鄭和答道。
“都安排妥當了。”
朱小寶點頭。
“行,反正我也閑著沒事,給我拿把傘,我去集市轉轉。”
“好!”
鄭和深知自家爺時常喜歡獨自待著思考事情,所以很識趣地沒跟著出門。
朱小寶單手撐著油紙傘,身姿挺拔地走出了府邸。
望著朱小寶遠去的背影,老二廖鉞抽了抽鼻子。
“小大爺真是不簡單!”
廖鏞笑道。
“說句可能不太恰當的話,小大爺可比老爺子還要出色吶。”
“他說話的語氣,一舉一動,都透著上位者的威嚴。”
“你瞅瞅,這才叫說話的藝術!”
廖鉞憨笑著。
“北疆那邊的人,也不曉得知不知道小大爺的存在。”
:<a>https://953a6.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