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藍玉為首的淮西勛貴們,心里都清楚這次事件的嚴重性。
不管怎么說,朱小寶動手殺了文豫章的獨子。
這無疑是在挑戰大明律法,挑釁洪武皇帝!
之前洪武皇帝向全國每家每戶的丁男頒布《大誥》,要求百姓都要懂法守法,如今朱小寶卻知法犯法,這不是公然打陛下的臉嗎?
雖說朱小寶是大明的皇嫡長孫,但朱元璋在法理和人情之間會如何抉擇,誰也說不準。
誰也不敢確定,朱元璋會不會因為這件事,重新考慮朱小寶的儲君之位。
得知朱小寶殺人入獄的消息后,眾人都慌了神,很多人連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沒搞清楚,就毫不猶豫地趕來為他撐腰。
他們對朱小寶的感情是純粹的,和徐家不同,徐家遇事首先考慮的是利弊,而他們更看重人情。
或許,這就是歷史上淮西勛貴被朱元璋大肆屠戮的另一個原因吧。
他們沒有中山王府那般沉穩。
他們依舊是一群直爽的莽夫。
然而,常言說得好,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朱小寶就喜歡這群莽夫,愿意和他們在一起,所以他覺得自己有責任保護他們,不讓他們重蹈歷史的覆轍。
這也是他不讓眾人插手此事的原因。
對方可是兵部侍郎,手握重權,背后還有中山王府撐腰,勢力絲毫不比淮西勛貴弱。
就算是藍玉、湯和這樣的人物,也不敢確定朱元璋最終會如何處理這件事。
皇宮內一片歡聲笑語。
旭日東升,千步廊內也早已熱鬧非凡。
所有藩王都早早地聚集在此。
過了今天,他們就要各自前往自己的藩地了。
朱元璋今天也來得很早,雖說他對這些兒子們多有提防,但心里還是渴望著一家人能團團圓圓的。
可惜的是,朱小寶沒能來參加,這份遺憾,恐怕一輩子都彌補不了了。
等到日上三竿的時候,許多身著朱紫官服的朝臣也都到了,可唯獨不見淮西勛貴的身影。
朱元璋心里有些不高興,但他度量大,也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發脾氣。
“父皇,這是兒子特意給您定制的平安扣,系在腰間,愿您平平安安!”
秦王滿臉笑容地對朱元璋說道。
接著,晉王也獻上了壽禮。
“兒子給父皇尋來一個長壽玉桃,都說玉能養人,祝父皇長命百歲!”
朱元璋聽了,笑得合不攏嘴。
這次壽禮,朱元璋辦得比較隨意。
他不太喜歡太過隆重的儀式,覺得太浪費錢財。
朱棣也暫時放下了心思,走上前說道。
“兒子祝……”
話還沒說完,傅友文和詹徽就滿臉冷汗地走了過來。
朱棣心思細膩,一看就知道兩位大人有要事稟報,便把話咽了回去。
“陛下,朱小寶出事了。”
詹徽小聲地在朱元璋耳邊說道。
朱元璋瞬間就變了臉色。
朱棣心里一驚!
只見朱元璋眼中怒火漸生,卻又強忍著不發作。
朱棣知道,老爹這是在極力壓制怒火,而且這火肯定不小!
通常情況下,老爹越是平靜,就說明越有人觸碰到了他的底線!
這是……
要大開殺戒的節奏啊!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揚,擠出一絲笑容。
“你們先在這兒待著,我去處理點事兒。”
說完,便丟下眾人,背著手緩緩離開了。
細心的人發現,朱元璋的身子在微微顫抖。
但大多數人都一頭霧水。
今天可是老爺子的大壽,再大的事,也得給壽禮讓步吧!
老爺子就不能先把事情放一放嗎?
眾人心里各有各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