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寶琢磨了一下,便到街肆買了些肉和面當作禮品,隨后前往劉三吾的府邸。
劉三吾的宅子看起來頗為破舊,規模也不算大。
走進院子,只見劉三吾和方孝孺正專注地下著軍棋。
兩人還時不時的交談幾句,笑著感嘆這軍棋真是考驗人的智慧。
也不知從何時起,玩軍棋在權貴階層悄然流行起來。
不少木匠瞅準了商機,靠著雕刻軍棋賺起了錢。
軍棋的材質從最初的木頭,發展到后來的玉石,各種各樣的都有。
不得不說,大明的商業發展潛力巨大。
要不是朱元璋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限制頗多,這商業發展肯定會像雨后春筍般愈發繁榮。
劉三吾瞧見朱小寶來了,微微一愣,趕忙起身相迎。
“朱郎君今日怎么有空過來?”
方孝孺也跟著起身,拱手行禮。
朱小寶笑著說道。
“原來方夫子也在這兒,那可真是巧了,我都不用再專門跑一趟方府了。”
劉三吾和方孝孺聽了,皆是一臉疑惑。
朱小寶神色認真起來,說道。
“古人云,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二位夫子在朝堂上為我仗義執言,朱小寶心里感激不盡。”
“這點小禮品不成敬意,還望二位夫子收下。”
劉三吾和方孝孺連忙擺手拒絕。
劉三吾說道。
“我們在朝堂上發言,并非是為了偏袒朱郎君,只是秉持著正義罷了。”
方孝孺更是直言。
“日后若是朱郎君犯了錯,我們也會照實說,所以,朱郎君實在不必送禮感謝。”
“我們讀書人兩袖清風,怎會貪圖這些身外之物?”
朱小寶神情變得肅穆起來。
他還記得曾經問過方孝孺為何讀書,方孝孺當時給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橫渠四句。
方孝孺也確實在踐行著這份理念。
他可不是一般的文人,而是對自己要求嚴苛的士大夫。
和那些品行不端的讀書人不同,他們是有著遠大抱負和志向的,從不會為了討好誰而左右逢源,阿諛奉承。
他們身處官場,卻沒有沾染官場上的勾心斗角,個個都是一身正氣,愛憎分明。
朱小寶笑了笑,問道。
“既然如此,那敢問夫子,您辦書院為何還要收束脩禮呢?”
方孝孺解釋道。
“束脩禮算不上什么貴重的禮,都是些簡單樸素的東西。”
朱小寶點點頭。
“嗯,像芹菜、桂圓、龍眼這些……我給二位夫子帶的也不過是肉和面,和束脩禮也沒什么差別呀。”
送禮本就是一門學問,針對不同的人得送合適的東西。
朱小寶這么做,可不是因為小氣或者寒酸,而是他深諳大明社會的人情世故。
劉三吾和方孝孺看到朱小寶手中的籃筐,頓時明白了他的心意,臉上露出了笑容。
“朱郎君真是有心了。”
這次,他們沒有再推辭。
其實,朱小寶不太喜歡和這些讀書人打交道,因為和他們相處起來并不容易。
在這些讀書人的世界里,沒有權力爭斗,也沒有那些見不得人的手段。
但朱小寶不一樣,他是個在權力場上周旋的人,是個投機者、掌權者,更是個控制者。
這就決定了他為人處世必須圓滑,做事、看問題都得權衡利弊,而不能僅僅局限于對錯。
和朱元璋一樣,朱小寶是個政客。
在他們的認知里,很多事情不能單純用對錯來評判。
這些文人哪怕風骨再硬,往往也只能成為剛正不阿的直臣、敢于進諫的諫臣,很難成為手握大權的權臣。
劉三吾笑著邀請朱小寶坐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