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天空依舊下著小雨。
帖木兒汗國的使臣們正在鴻臚寺休息。
而禮部的官員們則忙著清點帖木兒汗國帶來的朝貢禮品,并將它們一一入庫。
與此同時,禮部還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讓會同館的通事翻譯蒙古文的供奉朝書。
由于語言不通,明朝作為一個志在統御四方的大國,專門培養了一批通事,負責翻譯蒙古、倭國、三佛齊、呂宋等非漢化國家的語言文字。
外交是個復雜的過程,朝貢的流程更是嚴格繁瑣。
首先,對方要準備好勘和文書,一式三份,一份給邊關,一份給朝廷,還有一份自己留存。
第一次朝貢后,后續的朝貢都會以這份勘和文書為依據。
下次朝貢時,便要在文書上詳細填寫朝貢禮品、隨行人員等信息。
而且,明朝會讓來朝貢的國家,在會同館開市三天。
這期間,朝廷會指定本國商賈與對方的貿易使團交易。
若交易有利可圖,朝廷才會考慮在邊關開設貿易互市。
就因為朱元璋突然決定第二天一早召見帖木兒汗國使臣,禮部和會同館的人便忙活了一整晚。
第二天凌晨,眾人才將一切準備就緒。
昨晚還是細雨綿綿,今早卻是晴空萬里。
朝霞映紅了天空,一輪紅日緩緩從東方升起。
五更時分,中華門城樓上的大鼓被敲響,向全城報曉。
激昂的鼓聲以皇宮正門為中心,如漣漪般向四周擴散開來。
緊接著,東西南北各條大街上的鼓樓也依次響起鼓聲,一共分五波,要整整敲足八百下。
隨著鐘鼓聲的回響,皇宮大門、皇城門戶以及所有城市通道的門扉依次開啟。
嗚嗚嗚……
皇宮內響起鼓聲和號角,這些號角由蒙古族的牛皮所制,發出的聲音既深沉又哀婉,令人內心震動。
曾經這樣的鐘鼓聲,只有不可一世的蒙古貴族才能享用,現在卻成了他們的“亡國喪鐘”。
但對漢人來說,這只是普通的樂曲罷了。
朝廷這樣安排,就是為了表達對蒙古人的蔑視。
國朝的每一個外交舉動,都要彰顯大國禮儀,震懾番國。
外交無小事,禮部會把每個細節都把控到位,做到完美!
帖木兒汗國以太師迭力必失為首的使臣們,此時正單膝跪在皇極午門外。
午門緩緩打開,但開的只是側門。
中門可不是外邦能隨意開啟和享用的,只有在祭祀山川、祖宗社稷等重大禮儀時,午門才會向大明天子敞開。
激昂的號角聲中,五軍都督府的所有軍兵,都整齊地站在了奉天殿正殿之外。
李景隆一揮手,上千名軍兵迅速散開,威風凜凜地站在了大理石廣場的兩側。
接著,一群身著朱色飛魚服的錦衣力士魚貫而入,將奉天殿圍得水泄不通。
“傳使覲見。”
奉天殿內傳來一聲尖銳的傳令聲,這聲音如潮水般,迅速傳到了數里外的午門。
走在最前面的,是禮部郎中。
左右,則跟著會同館的通譯。
身后,是負責教導禮儀的禮部主事。
最后才是五名來自帖木兒汗國的使臣。
他們步伐整齊,每一步的大小都有嚴格規定。
過了午門,前面便是廣闊的皇宮內城廣場。
廣場上,五軍都督府的軍兵們身姿筆挺,神情威嚴,透著一股肅殺之氣。
帖木兒太師迭力必失和其他四名蒙古人靜靜地環顧四周,眼前恢弘的場景讓他們深深震撼!
:<a>https://953a6.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