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完親人,老爺子又獨自進了大明功勛廟。
他對當年的那些老兄弟,感情向來深。
這種大典規矩大得很,女人沒資格沾邊,文官得四品以上才有份兒,能湊到跟前的,也就各部堂的頭兒。
大明的禮法就是這樣,階級劃分得清清楚楚,透著一股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威嚴。
封建社會的禮儀,說到底就是讓底下的人敬畏權力,乖乖聽皇帝的話。
爺孫倆折騰到傍晚才回了東宮,窗外雪花簌簌落著,屋里燈火暖融融的,桌上擺著剛出鍋的餃子。
今天的餃子,是徐妙錦和趙婉兒親手包的。
朱小寶脫了厚外套,又給老爺子解下披風,遞給了侍從,才笑著問徐妙錦和趙婉兒。
“餃子里塞銅錢了沒?”
倆丫頭笑著點頭。
“塞了倆!誰吃到,明年的福氣就歸誰咯!”
朱小寶沖她倆眨眨眼,倆人秒懂。
朱文坤拽著朱元璋的衣角,仰著小臉問。
“祖爺爺,啥叫吃到銅錢呀?”
朱元璋樂呵呵地抬手摸了摸他的頭頂。
“等會兒吃餃子得小心嚼,里頭藏著銅錢呢!”
“真能從餃子里吃出銅錢來?”
小家伙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圓。
朱元璋被他這模樣逗得更樂了,胡子都翹了起來。
“那還有假?”
他說著,偷偷往朱小寶那邊瞟了一眼,眼底漾起幾分懷念。
這招還是當年朱小寶為了哄他高興想出來的,那會兒他像個孩子似的扒拉著餃子找銅錢,可把他樂壞了。
朱小寶拿起酒壺,給老爺子面前的酒杯添了酒。
以前他總卡著老爺子的酒量,現在也松了些。
孫一脈說過,這兩年得讓老爺子多笑笑。
其實他心里清楚,洪武三十年了,老爺子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這位開國皇帝,怕是熬不過明年。
想到這兒,朱小寶悄悄嘆了口氣,把煩心事拋到腦后,總得讓老爺子在最后的日子里開開心心的。
餃子端上來,熱氣騰騰的,旁邊還放著調好的辣椒和醋。
朱元璋就愛吃辣,特別是油辣子,那香味兒絕了。
“吃吧吃吧,冬至就得吃餃子!都仔細著點,看誰有這福氣!”
朱元璋招呼著。
老爺子小口慢嚼,朱文坤也小口抿著,就是不愛吃青菜餡的,總往外挑。
朱小寶看不下去,訓了他幾句。
小胖子癟著嘴,不情不愿地把餡給咽了。
朱元璋當起了和事佬。
“你祖爺爺小的時候,啥好吃的都沒有,糧食金貴著呢,可不能浪費!”
他給朱文坤講起了當年的苦日子。
“那時候啊,咱吃的都是樹根樹皮,外頭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你以后可不能再糟蹋糧食了,這回你爹罵得對,咱不護著你。”
朱文坤耷拉著小腦袋,小聲認錯。
“祖爺爺,我知道錯了!”
老爺子笑著摸了摸他的頭頂。
“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
一聽這話,朱文坤臉上的沮喪立馬煙消云散,眼睛又亮了起來,咧著嘴直樂。
朱小寶望著這祖孫倆的模樣,鼻子忽然有點發酸,他揉了揉鼻尖,笑著打趣。
“還是皇爺爺會教孩子,換了我,多半只會板著臉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