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年味尚未散盡,應天府的官署已透出幾分肅殺之氣。
戶部、都察院、刑部三部接到指令,正式聯手督辦假幣案。
三部各自抽調了精干人手,戶部選出熟悉錢鈔鑄造、流通脈絡的主事,都察院派來專司監察、擅長核查賬目的御史,刑部則調出經驗老道的捕頭與仵作,三路人馬匯總一處,由戶部侍郎傅友文總領統籌。
官吏們不敢怠慢,領命后迅速行動起來,或奔赴街市商鋪核驗銅錢成色,或扎進府庫翻查歷年鑄幣記錄,或提審近期查獲的私鑄嫌犯。
一場針對假幣的清查風暴就此展開。
隨著調查日漸深入,一個更棘手的線索浮出水面。
經過對收繳的假幣進行細致比對,再結合商戶、錢莊的流通記錄追溯,眾人發現這些被動過手腳的洪武通寶,成色、工藝與應天府官鑄錢幣差異明顯,源頭似乎并不在應天本地,反倒像是從外地一路流進來的。
要順著這條跨省的流通線查到根上,絕非易事。
案子主要由刑部牽頭,畢竟他們最擅長刑偵。
三衙署的官吏們按地域劃分成若干小組,悄無聲息地從應天出發,分散潛入大明各地展開秘密調查。
這樁案子的涉密層級極高,無論中樞朝廷還是地方府縣,知曉內情者寥寥無幾。
因此,即便暗流已在大明的經濟市場下洶涌翻涌,尋常百姓乃至多數官員,依舊渾然不覺,只當街市上的物價波動是年節剛過的正常現象。
假幣若泛濫,不出數月,大明經濟必亂。
貨幣泛濫會直接引發通貨膨脹,中下層百姓怕是要遭殃。
譬如存一兩銀本夠一月糧,通脹后或許只夠三日。
這并非危言。
朱小寶曾跟朱元璋提過這些風險。
別看現在大明經濟表面穩定,就覺得絕對安全,很多潛藏的危險沒爆發,不過是有人在暗中清除罷了。
朱小寶做的就是這事兒,提前為大明百姓鏟掉這些隱患。
可查得越深,大家就越心驚。
假通寶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涌入市場,戶部官吏已經在地方上發現了通貨膨脹的苗頭。
調查組每天都有大量情報匯總到傅友文手里,這些日子可把他愁壞了,飯都吃不下。
戶部、都察院、刑部的佐貳官們,連日來晝夜不休地會商對策。
都察院這邊牽頭的是右都御史范敏。
眼看左都御史暴昭將要致士,范敏升遷呼聲日高,開春三月接掌都察院已是定局。
他正需一份硬政績壓服院內諸人,假幣案恰是立威良機,故而他格外上心。
今日會議剛散,右僉都御史沈時中便隨范敏進了值廬,繼續細商起了后續部署。
沈時中先呷了口茶,喉間滾過一聲輕響,這才開口道。
“范大人,私鑄假幣可是砍頭誅九族的罪過!您說誰這么膽大包天?咱大明都三十年沒見過這般不要命的了。”
范敏語氣平淡。
“大明百姓誰不知道,貨幣乃是國本,碰不得分毫?商賈們更清楚,這兩代帝王鐵腕治世,何等強勢。”
“尋常百姓不敢,富商大賈不敢,士紳們被皇太孫整治得服服帖帖,也絕不敢妄動……那你說,敢做這等事的,會是何人?”
沈時中手里的茶盞猛地一顫,茶水濺出幾滴在袖口,他瞪大眼睛看向范敏。
“范大人,您這意思……”
范敏緩緩搖頭,語氣沉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