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軒繼續道:“既然你有了計劃就行,不過……”
“此事若成,我可以告訴你楊公寶庫的確切信息,還有那邪帝舍利。”何恒盯著石之軒道。
石之軒面色一變,再沒有說什么。
邪帝舍利是最有可能解決他精神分裂的事物,他已經覬覦多年,今天有機會得之,自然不管他物。
何恒道:“不過,現在最根本的事情,還是要助楊廣蕩平高句麗,否則他若兵敗,以現在天下烽煙四起的情況,恐怕他這江山就坐不穩了,到時候你我這些都是空談了。”
石之軒不啻道:“大隋百萬大軍開拔,高句麗不過彈丸之地,豈可與我天朝兵鋒匹敵,蕩盡他不過舉手之間,你又何必多慮?”
“楊廣估計也是你這種想法啊,所以輸了天下。”何恒心底幽幽一嘆,“高句麗雖是小國,但獅子搏兔尚用全力,我等萬萬不可輕敵啊!”
石之軒思忖一下,點了點頭:“我會勸楊廣注意的。”
何恒與石之軒整整談了兩個時辰之久,他們究竟說了什么,誰也不知道。
第二天,一切依舊。
之后的日子里,沒過幾天,何恒果然得到了楊廣的任命,成為了大隋國師,統領天下梵門與道門。
王知遠聯系樓觀道與天師道回來了,事情不太順利,這兩道對于何恒出任大隋國師也是頗有些微詞,但畢竟此刻梵門大敵在前,他們也終究同意了何恒的那些計劃。
在石之軒的搭線之下,何恒順利與魔門其他人聯系上了,說服了祝玉妍等魔門高層,暫時結成了聯盟,共抗梵門。
雖然這個聯盟的本質十分微弱就是了,但至少表面上是和諧的。
…………
大業八年春,隋帝楊廣調全國之兵,共一百一十余萬,云集琢郡,以“高句麗本為箕子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禮”為由,正式出兵高句麗。
這一百一十余萬大軍乃是其準備了數年,自各地調撥的所有軍隊,號稱二百萬,楊廣將其分為左、右十二路大軍。初三,第一軍出發,以后每日發一軍,前后相距四十里,經過四十天才出發完畢。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九百六十里,楊廣的御營最后出發,又連綿八十里,號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何恒與王知遠、石之軒就處在楊廣的御營之中,隨軍一同出征。
大軍開拔至遼水一帶,這里原本是被高句麗占領的,但高句麗此次統帥嬰陽王知不宜與隋軍這等軍隊大規模在平原作戰,所以直接將軍隊撤到了遼水對岸,依險而守,與隋軍對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