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扯的是媽媽說“哦,我知道了,那你去吧”
爸爸接下來的話更是毀三觀,他說“過一陣我肯定會厭倦,那時我就回來,你看呢”
媽媽說沒問題,轉而激動的去看焰火了
然后過了一段時間,爸爸真的回來了,而這個時候的媽媽竟然都忘了自己丈夫的出軌對象了。
這意味著人類的道德理念已經扭曲,夫妻之間甚至都沒了愛情,更別提激情了。
文中人類對愛情觀更不理解,對前太陽時代前的人們為愛情痛苦或尋死覓活,感到驚奇,在他們看來愛情這玩意哪有生死重要。
第二段,由于地球在不停的加速,及運行軌道的改變,地核的平衡被擾動,導致火山橫行,巖漿滲入地下城的事故頻繁發生。
終于有一天,巖漿侵入了主人公所生活的地下城,幾十萬人不可能都及時逃出,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倫理的問題,先救誰
原文中提到了倫理題,當洪水到來時,一個只能救走一個人的男人,是去救他的父親呢,還是去救他的兒子
正常人看到這個問題會很糾結,救誰都會讓活下來的人痛苦一生,因為他們有親情。
而在書中的人類看來,這個問題就不該問。
肯定救兒子啊因為兒子年輕,更有活下去的價值。
同理,聯合政府安排的逃命,最先是嬰兒,然后是幼兒園的孩子,再往后是小學生,以此類推。
這就是典型的唯物論,只考慮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不考慮其他因素。
救援順序是沒問題的,但太過于冷血了,可以說文中的他們已經快要成為冷冰冰的機器人了。
而這場災難的結果是主人公活了下來,他的母親死了。
對此主人公雖傷心,但卻很快接受了這一切,畢竟在這嚴酷恐懼的現實中,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沒必要再去傷心
看到這里,李老頭已是異常的沉痛,這種痛比他看上篇對死亡的描寫還要來的強烈,確切的說是悲哀。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什么
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卻不知道自己活下的意義
一個人如果成為了文中的人類那樣,沒有愛情,沒有親情,沒有最基本的道德理念只知道自己要逃
這樣就算活下來有何意義那
李老頭想起了一句話,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還活著
肉體可以泯滅,但一個人的精神是可以永存的。
精神不是物質是文化
想了好久,怔了好久,李老頭好似忽然想通了,他猛的一拍大腿,說。
“不對,這不僅僅是在描寫災難來臨時的人性,而是在給陷入災難時候的人們指明道路,最光明的道路”
s說兩句啊這兩章寫的思考比較多,流浪地球讀來真的很沉重,我反復看了好久才決定下筆,我不敢保證我寫的就是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但挺努力了不喜勿噴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