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在眾人正在感慨的時候,陳天弘又飽含深情的重復了一遍。
待大家的視線重新回到他的身上后,這才富有感情的繼續說道。
“我愛這土地,只因我是這片土地上的生靈,我愛這土地,更因為這是我靈魂的歸宿所以我產生了一個想法,要將這塊大地上發生的故事,用科幻的角度去展開,去寫下來,于是便有了三體。
而三體的魅力,來源于華夏文明
華夏國是一個充滿著未來感的國度,從古至今未曾停止過對宇宙太空的探索與想象
就在前不久還有三名航天人順利返航,其中一位女性航空英雄為自己的孩子摘了顆“星星”回來,在硬核科技之下,書寫科幻的浪漫,宇宙雖浩瀚,深空之中亦留有華夏航空人的足跡。
正因如此,便給科幻了肥沃的土壤,由此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科幻作家,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名字,我的老師曹興奎
老師曾告訴我,科幻的盡頭是華夏文化,理解華夏的科幻,是打開華夏現代化的一把鑰匙。
我在三體里的故事加了很多華夏文化因素,包括敘事的主題也是東方形象居多,無論是早期的葉文潔,汪淼,羅輯,還是后期的關一帆,程心
這些主要人物都是華夏人,他們的形象不只在于他們的中文名字,更重要的在于其性格特質皆帶有華夏文化的影子。
并且我還添加了一些東方哲學,歷史,政治,經濟等等多元因素,賦予它更多現代性的東西,使其不僅僅限于“華夏形象”,在立足本土的情況下,為大家展現獨有的東方科幻風貌”
聽到這里的時候,嚴善清,鄒應德皆是點頭,三體的確是一部具有東方因素的科幻,陳天弘說的很實在。
不過他們還有一個小疑問,那就是曹興奎在陳天弘創作三體的時候,到底幫助了多少,聽陳天弘的意思,好像給出了引導性的意見。
“老鄒,老曹真的說過那話嗎我怎么沒聽過啊”
嚴善清詢問了句。
“嚴老,這我還真不知道,可能說過吧,畢竟說起對科幻的理解,老曹絕對是大師級的。”
“是嘛”
嚴善清疑惑的拉長了話音,他記得上次與曹興奎通話的時候,論起對三體的理解甚至還不如自己。
與此同時,電視機前的曹興奎也在反問自己,真的說過那話嗎
嗯,一定說過天弘這孩子很實誠的自己的確經常給他說一些華夏科幻文化的故事。
“唉,看來自己老了啊連說過的話都記不清楚了”
巴克和布魯克這些西方陣營的作家聽到陳天弘的話,心里卻不慎舒服,他們認可三體并不代表他們認可東方科幻,這是兩碼事。
他們之所以最后投三體一票,固然是被三體的劇情構思,還有宏大的想象力給震撼了,其中還有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三體第一部關于葉文潔的故事里,帶了些對華夏某個時代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