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千秋臉皮多厚,此時完全不覺爺爺這溢美之詞過了,反而嘴角一翹,一副得意的樣子。
讓你們瞎掰,一會說我是南吳皇帝的兒子,和英小胖掉了包的;一會說我是北燕皇帝和皇后的兒子,被皇后送去了南邊的!哼,還是爺爺穿透現象看本質,知道我重養不重生,誰生了我沒有半毛錢關系,誰養了我才至關重要!
而蕭敬先好似從越千秋那眼神和表情中看到了他的想法,竟是對越影的話不置可否,沉默片刻就開口說道:“那影先生代表越老大人在這兒見我,想要傳什么話?”
“很簡單,如今對于上京城的人還有北燕皇帝來說,晉王殿下只不過是失蹤,而我大吳見過您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至于此次使團的這些人,早已被人說成是越家的私人。故而晉王殿下就這樣過境去大吳,受到怠慢不說,只怕還會被人說是假冒。”
蕭敬先揚了揚眉:“哦,這么說來,你……或者說南吳次相越老大人,要我拿出證明我,又或者說證明我價值的東西,讓全天下的人全都好好看一看?那么,是要我領一支叛軍好好打一場,還是要我策反什么文武官員,又或者是要我殺什么人?”
和太聰明的人打交道,確實是不容易,越影此時打心眼里這么想。
他是護衛,不是智囊,所以并不擅長這一點,而越老太爺一大把年紀,更不可能親自潛入敵境來見蕭敬先,當然如果能,他也絕對不會同意。所以,臨行前越老太爺幾乎是窮盡一切可能,列舉了也許會發生的情況,而后一一設計應對的方式。
而蕭敬先在他一露面之后的種種應對,并不是沖著最難應付的那種方案去,而是直截了當到不需要半點拐彎抹角。
此時,他穩定了一下稍稍有些浮動的心神,沉聲說道:“晉王殿下并不能歸為叛臣,也不是叛將,所以率軍也好,策反也罷,甚至殺人,未免全都看輕了殿下的價值。我家老太爺的意思是,晉王殿下何妨將丟棄北燕大好榮華富貴前往南吳的理由公諸于眾?”
直到這一刻,越千秋才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蕭敬先固然對他說過此行南下是要找尋外甥,而這是北燕皇后的生前留信,可這種沒根沒據的事和他說說也就完了,如今爺爺竟然說讓蕭敬先將其大白于天下?這怎么大白于天下?
蕭敬先該怎么說?直說我去大吳找外甥?
而越影很快就說出了后續:“我們放出消息,說你隨同九公子到了固安,將要南下大吳。以北燕皇帝的性格,那些叛軍不過是當成土雞瓦狗,定然會拋下叛軍親臨北燕南京府,乃至于親下固安,屆時,你二人無論是當面也好,傳信也好,把話說清楚,豈不是最好的機會?”
爺爺這是在逼蕭敬先當眾剖明態度,斷絕其將來再叛的可能性嗎?可蕭敬先是什么人,這個反復無常,變幻不定的家伙,會因為和北燕皇帝的公開決裂,就自此歸附南吳,忠心耿耿為南吳所用?更何況就算蕭敬先賭咒發誓,他都覺得不可信,爺爺又怎么會相信?
越千秋那張臉這會兒難看極了,饒是他一直覺得爺爺很厲害算無遺策,此時卻不大看好。
而蕭敬先卻依舊不動聲色:“那我付出了這樣的代價之后,南朝會如何待我?”
“君以國士投我,我以國士報之。這是我朝皇上的原話,囑我帶給晉王殿下。”越影說著頓了一頓,隨即露出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當然,這樣的承諾很空洞。所以,皇上大略定了三條,請晉王殿下酌情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