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舅見越千秋三言兩語就描繪了一個美好的前景,他終于徹底心動。唯一不太明白的,也就只有為什么東陽長公主明明可以徹底另起爐灶,為什么需要一個微不足道的秦家。可這些年越千秋和他們交易,那也確實是童叟無欺,他最終就沒再多問。
“九公子既然帶挈我和大哥,那沒得說,要怎么干,你回頭吩咐一聲就是了。”
越千秋最滿意的就是秦家這兄弟倆做事果斷,從不拖泥帶水,而且對他也有一種相當程度的信賴,有時候甚至愿意擔風險。否則,金陵城那么多商賈看到他得越老太爺寵愛,東陽長公主偏愛,甚至皇帝不明原因的偏袒,常常主動送上門結交,他干嘛非得挑中秦家?
而且三太太秦氏當年在差點拐賣他的那樁公案中,也不是潔白無瑕的,這些年和他關系也不怎么樣。可是,秦家是越家的姻親,這種天然的關聯秦家既然愿意竭力維持,越老太爺也沒有因為三太太的愚蠢短視,就扔掉這門姻親的意思,那么他也愿意帶挈非常識時務有決斷的秦家兄弟一把。
三言兩語敲定了一樁日后的合作,越千秋又笑道:“之前我偷懶,讓二舅你幫忙跑腿,這已經夠過意不去了。今天既然是我設宴請大家慶功,哪有支使你在前頭迎客,我在后頭偷懶的道理?我去門口迎客,回頭客人進來之后,就請二舅你幫我款待款待。”
說到這里,越千秋就從懷里拿出了一張紙,笑瞇瞇地遞給了秦二舅:“這是首桌的名單,至于其他幾桌,反正今天都是年輕人,他們愛和誰坐就和誰坐,不強求。”
秦二舅想要推辭,誰知道越千秋把紙塞過來,隨即轉身就走。想到外人都說這位九公子如何跋扈如何驕橫如何不講道理,他不禁在心里暗嘆了一聲世人就是偏見多,越千秋那脾氣,只要你對真心實意,他能回報你的東西絕對更多。
當他一面感慨一面低頭看這張名單時,他的臉色就一下子僵在了那兒。因為首桌的名單上,有一個從前些日子消息傳出后開始就在金陵如雷貫耳的名字——晉王蕭敬先!
而等他看到下一個人名,他再次被震撼得不輕。因為那是當今皇帝的獨子,英王李易銘!
據他所知,越千秋和那個小胖子——阿彌陀佛,不是他大不敬,實在是因為越千秋在他面前一口一個英小胖叫多了,他也差點染上了那個壞習慣——一向不是非常不合的嗎?這次怎么會邀請這一位……莫不是打算示威?
因為前兩個人太震撼,后頭包括了嚴詡蘇十柒以及此次去北燕的大吳使團那些人,他反而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至于同樣受到邀請的玄刀堂一眾弟子,武英館的那些學生,可以想見,今天更加只是陪客。正當他叫來掌柜再一次確認各種細節了之后,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青城掌門弟子甄容并沒有和越千秋一同回來,之前就有種種傳聞,有的說甄容叛投了北燕,有的說甄容被嚴詡和越千秋丟下頂缸了……今日武英館來的人中肯定會有青城弟子,到時候萬一當場發難質問時,越千秋能抵擋得住嗎?
然而,這個念頭不過是在秦二舅的腦海中一閃而過,因為他很快就沒工夫想這個了。那位今日才剛剛封王的晉王蕭敬先,竟是到得比任何人都早。當搶先一步進來給他報信的虎頭悄悄指給他看那閑庭信步走來的青年時,哪怕蕭敬先進城時旁觀過,秦二舅還是不禁驚嘆。
這位竟然只比越千秋來得稍晚,比其他客人都要來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