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繡西造船廠還有自己的一整套附屬企業,和繡城的工業企業之間業務往來和交流也很頻繁。自打造船廠沒落之后,對繡城的經濟也算是壓下了一根稻草。
最重要的是,胡文海突然想起了當初陸嘉給他推薦的一本叫做《超級能源強國》的小說。
別看他那時都已經四十多歲了,卻還是迷上了這種名為網絡小說的讀物。那本書里的主角蘇城,就是靠著一個叫做分段造船法的技術,稱霸了世界造船業。
這東西說白了不就是激光測距、計算機建模么,對于胡總來說,蘇總能做到的事情,對他其實也沒什么壓力啊。
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今的國內造船業工人水平,能不能支持這種低公差、標準化的建造技術。
但是十年代世界造船業正是從日本向韓國轉移的過程,如果能截胡了韓國的造船市場,這里面的利潤可就太動人了。
無論如何,哪怕是為了讓討厭的韓國人吃癟,這種事情也很有趣不是嗎?
胡文海從大衣兜里拿出一個巴掌大的記事本,毫不在意一桌人好奇探尋的目光,用筆刷刷刷的寫了一行字。
……
新科公司的年末聚餐當然是成功的,說實話八十年代中國經濟情況確實不好,但卻沒什么人會餓肚子,農副產品價格便宜而且能夠保證供應。
這么一次聚餐,實際上花的不過一萬多人民幣而已,人均十塊錢的標準已經是非常高了。
而席間敞開供應的西瓜,更是成為了繡城街頭巷尾談論的焦點。繡城人第一次突然意識到,哦,原來冬天還是能吃到西瓜的!
可知道是一回事兒,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兒。鐵路系統出了名的不差錢,沒點關系誰能批準從南方到東北的車皮用來裝西瓜?
老胡家雖然也沒有鐵路上的關系,但人家有外匯啊!在這年月的中國,外匯就是行之四海皆準的“關系”。
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老胡家一家四口并著警衛員王燁團團坐在電視機前。
85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沒有選擇之前的央視演播廳,而是換到了帝都的工人體育場。隨著一個個節目連番上場,屋子里頓時響起一陣陣的笑聲。
老胡家如今的電視機,可不再是十幾寸的那個小黑白了,而是換成了從美國進口的三十二寸大彩電。
話說回來,這年月的中國電視信號,這么大的彩電還真有點浪費了。不過往日里老胡家四口人現在也是忙得很,等閑都沒有看電視的時間,反而是經常守家的王燁有點近視眼的趨勢了。
胡文海拿了個枕頭靠著,耳邊聽著馬三立調侃著馬季和姜昆,心思卻有點飛到了繡西造船廠。
這個春節對于船廠職工和他們的家屬,以及兩級市里的領導,恐怕都不好過吧?火雖然應該已經撲滅了,但接下來就是全方位的嚴格調查。
對于調查者和被調查者來說,顯然今年都不會有過春節的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