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怎么說,這胡文海張嘴就要倒騰航空母艦的氣勢。也真是嚇呆了池秘書和他的小伙伴們。
胡文海無奈,1985年的中國海軍畢竟不是三十年后航空母艦也能下餃子的中國,這倒是沒有出乎他的預料。
“那么,池秘書想讓我做什么呢?”
“我就說實話吧,海軍現在最需要的不是軍艦,而是軍費啊!”
池秘書苦笑。攤手道:“胡總大概知道,海軍的維護費就是個無底洞。但是和陸軍、空軍比起來,海軍的軍費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胡總是個奇人,我就是來取經了。不要f-14也不要七十億,只要胡總能指條路子就行。”
胡文海聞言挑起眉頭。驚訝的張大了嘴。
池秘書這話是什么意思?其實很簡單,他這話若是擬人成男女之間的對話,那就是說“我吃醋了!”。
對,海軍吃醋了。你胡總給空軍弄了f-14,還在熊貓國產化上遍灑金銀,又給陸軍拉來了七十億項目——雖說是總后搞的,但總后的錢不就是陸軍的錢?中國軍隊沒有海空軍,只有陸軍海戰隊和陸軍空戰隊可不是白喊的。看看三總部里的領導都是些什么出身?就知道七十億這大頭會流到哪個軍種去了。
說到底,你胡總這么能,總得一碗水端平不是。
“胡總的能力海軍是看在眼里的,原本也想學著能不能靠出口軍工武器來緩解現狀。但是海軍裝備自有其特殊性,政治因素有的時候比質量和價格更重要。目前來說,海軍裝備打開國際市場的成果,也只是除了兩伊以外的埃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實在是沒有什么利潤,希望胡總能幫忙找到一條來錢的路子!不用多,夠海軍吃口飯就行!”
第二百六十二章歸家
胡文海沉默了起來。
并不是他沒有賺錢的門路,正如他對自己的定位,大河有水小河滿。
在沒有私企生存空間的八十年代,他能維持自己的私企體制,那就是比別人贏在起跑線上一大截了。
為了保證自己這條小河能滿負荷運轉,給自己找點“保護傘”那絕對是多多益善的。
為此就算是從自己的業務里分割一部分出去,只要能換來中央上層的好感,胡文海也覺得是賺到了。
但問題是,海軍自己也要臉。
八十年代的中國海軍,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少爺的身子跑堂的命。
窮的叮當三響,沒有什么話語權和影響力,但背黑鍋挨打的事情卻出了不少。
遠的不說。85年年初的時候,北海艦隊出的韓國叛逃事件就讓海軍很是灰頭土臉了一陣。
到88年3.14海戰,雖說是打贏了而且贏得還挺漂亮,但南海艦隊海軍力量的薄弱卻也暴露無遺。蘇聯在金蘭灣部署了二十多艘戰艦,安南人狐假虎威。殲八ii只有八百公里作戰半徑,八十年代海戰竟然靠艦炮“洗甲板”。
還是那句話。兩伊戰爭是拿著現代化的武器打了一場二戰水平的戰爭,而中國和安南之間則是拿著二戰水平里都拿不出手的武器在作戰。
這個水平,其實可想而知。若非是逼急了,也不會有那張著名的坦克上貨船的圖片了。
說到底,還是窮鬧的。在國家戰略上八十年代海軍就是靠邊站,自然是沒有什么影響力和話語權。
而國內的造船業又不是海軍能插手的,這和空軍對航空工業的強大影響力話語權又不一樣。
中國航空工業常年最大的客戶就是空軍,國內航空管制干脆就是空軍代勞的,這樣一來航空口自然是要受到空軍的強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