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這么說吧。”胡文海沉吟一下,說道:“我想有一個故事諸位應該都聽說過,舊金山淘金的時候絕大多數人并沒有找到黃金,但最終舊金山這座城市卻發展了起來。這其中確定賺到了錢的人,偏偏不是淘金客,而是向淘金客出售工具的商人。”
這個故事倒也算是家喻戶曉了,胡文海只說了一個開頭,有的人就不住的點起頭來。
“沒錯。出售工具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小胡同志的意思,難道是說,我們應該出售遠洋漁業的工具?”
“不僅是工具!”胡文海點頭,但又搖頭:“準確的說,我們可以賣服務。”
“服務?”
眾人莫不驚奇,八十年代的中國,哪里有賣服務的概念。實際上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國內商業環境的一個縮影,中國商業似乎始終不重視服務的提供。
若非是花錢換到了真金白銀,單純的服務總是讓人有吃虧的感覺。
比如說各種設計類工作。客戶雖然捏著鼻子付錢購買設計服務,但往往總要對設計師提供的成品改了又改。
真的是設計師提供的成果有什么問題?問他們,最多就是一句:要大氣!
大氣你個大頭鬼啊!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覺得我錢花了,又沒有真金白銀到手,不折騰你我心氣就不順罷了。
骨子里,這是對腦力勞動的一種蔑視。
不光是藝術設計之類的無形服務,三十年后中文網絡上網絡小說為多少網友帶去了精神上的享受。然而不還是就有那么些人,看盜版看的不亦樂乎,覺得自己看盜版有理,看盜版光榮么?
說到底,這些人都是覺得就自己聰明別人都傻。覺得腦力勞動不是勞動。連一毛、兩毛錢看本書都不舍得。卻沒想過設計師、作者或者其他腦力勞動者,作為服務提供者的價值。
話說回來。沒有正版讀者付費閱讀,作者怎么能堅持把書寫完?也就是說。有些人的良心,也就值那么一毛、兩毛罷了。
可胡文海當然知道服務的價值所在,他掰著手指頭分析道。
“一艘能遠洋的漁船,最少也要幾百萬。我們少算一些,兩百萬一艘可不可以?”他看向水總和中船的人,見后者勉強點了頭,大概這個價錢真的是比較低的成本價了。
“ok,兩百萬一艘船,一百艘船成本兩億。再配上各種耗材和補給,一百艘船遠洋捕魚,至少拿出三億人民幣來才能開拔,這筆賬差不多吧?”
胡文海問的干脆利落,在他目視之下的池秘書也只好接著點頭。
“那么我請問,海軍能拿出這三億成本嗎?還是漁業局能拿出這筆錢?水總愿意出這筆錢?就算全用舊貨,請問目前國內能湊出一百艘能夠用來改裝支持遠洋捕撈的近海漁船嗎?”
水產總公司的白總經理面色鐵青,斬釘截鐵的搖頭:“這不可能,舟山漁業公司今年這支船隊,就已經占用了南方漁業公司所有能用的大型遠洋漁船了。”
事實上這當然不可能,遠洋漁船比近海漁船要求當然會高,但大型漁船國內怎么也不會搜羅了東南沿海也只找出13艘來。說白了,這些漁船都是水總,是各地漁業公司的命根子,和海軍關系再好,也不可能這么簡單的讓出來。
何況白經理說的也不算錯,近海漁船改遠洋漁船涉及到的問題很多。增加抗風浪性、增加自持力、增加冷凍魚庫、增加新的捕撈釣具,這些都是錢。改造13艘近海漁船,這已經是水總和舟山漁業拿出全部家當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水總也確實是拿不出另外的遠洋漁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