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廠不比其他小單位,拿計劃內物資總是相對比較容易。寶鋼出的船鋼不僅造船能用。放到市面上也是相當緊俏的貨色。
八十年代中國鋼產量不過區區四千六百多萬噸,連小小的韓國鋼產量都高達一千三百多萬噸。總量比不了。人均就更比不了,何況還有歷史累計人均,中國鋼鐵供應根本無法滿足八十年代爆發的基礎建設投資。
計劃內的船鋼放到市場上,變成計劃外物資轉轉手三五倍的利潤就到手了。
當然,這些錢往往不是被海西造船廠吃掉了,而是便宜了社會上無處不在的倒爺。鋼材出了缺口怎么辦?無非就是偷工減料或者回頭高價收購計劃外鋼材。
那不對啊,既然要回頭買鋼材,干嘛要把國家撥付的計劃內鋼材拿出去賣?
這里面的說法。那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巴立德靠著造船廠的級別、系統內的關系,還有倒手物資的利潤,這兩年倒也讓海西造船廠風光了一時。
這次系統內要組織赴日考察團,他巴立德想到自己還從來沒有出過國,當即上下好好活動了一番,果然順利的拿到了這個名額。只不過時間有點緊,上級單位催促著讓他成行,廠里未免就有些沒有安排的妥當。
不過巴立德自問自己在系統內多少算是有點關系,靠山聽說最近也有希望再上一步,離開一段時間也不怕廠里人造了反去。
這天是到日本來的第二天。第一天下午到了日本,安排好了住宿之后,團里就通知了接下來的安排。兩天考察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在東京的技術單位和小型造船廠。然后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自由活動環節,聽說日方還安排了一些旅游項目。
旅游什么的倒是還好說,這年月國內還不怎么流行。可自由活動的時候大采購,可是出國最大的福利。為了能盡量多買點日本產品,巴立德硬是憑著老臉借了將近一千美元。
放到八十年代中國,這可真是一筆巨款了。為此巴立德的心思一點也沒放到考察項目上,一心想著兩天后自由活動要去哪。團里的翻譯他倒是使出了十八般心思去結交,就為了能幫他向日本人打聽一下哪里購物的條件更好。
這不是,一大早上考察團出發。翻譯小劉就跑過來叫上了他。巴立德總算照著鏡子最后一遍整理了自己的衣著,昂首挺胸的跑了出去。
“小劉。劉翻譯!”巴立德伸手摟著翻譯小劉,笑的眉眼不見:“老哥哥我今天可全指望你了。一定要幫我和日本人搭上話啊!”
“巴哥,你放心,有機會我一定忘不了你。”小劉也是一樣的笑著,點了點頭:“不過等回國了,我妹妹的工作可還要巴哥您多費心思了。”
“你妹妹的工作包在我身上了!”巴立德拍著胸脯,信誓旦旦。
一輛空調大客車停在酒店門口,考察團的人魚貫而上,迎著早上東京的海風踏上了去往石川播磨重工技研院的道路。
如今的日本重工業企業之間,尤其是三菱、三井、住友這些重工業財團可謂是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