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按照順序,他首先唱出來的還是日本的造船廠投出的標書。
“三菱重工,1986年6月,四億五千萬。”
“川崎重工,1986年8月,五億。”
“石川島播磨……”
聽到日方的報價,樸在京不由低聲笑了起來。之前三菱的突然降價讓他緊張不已,以為是日本人眼看著中國人頂不住,要親自上陣和韓國人打價格戰。目前看來,日本人不知道為什么突然雄起坑了現代重工一次,可到了三星重工這里,卻又萎了回去嘛。
嘿,難道真是天命在三星不成?
“三星重工,1986年3月,三億八千萬。”
樸在京把后背挺得筆直,顧盼自雄,頗有一股子舍我其誰的架勢,似乎馬士基這15艘散貨輪的訂單,已經盡在他的掌握。
其他幾家韓國重工企業的報價當然沒有他的有競爭力,而東南亞的幾家造船廠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優勢不在走量為主的散貨輪上,似乎三星重工真的已經勝券在握。
伯恩哈爾終于拿起最后一份標書,高聲唱了出來。
“大港造船廠,1986年3月,三億五千萬。”
“阿西——”
樸在京一臉不可思議的看向大港造船廠的方向,眼睛瞪的好像要掉出來一般。暴怒的臟話憋在嘴里,卻是百思不得其解。
中國人,他們哪來的短期造船工期?
而其他幾家韓國重工企業則一臉凝重,中國低端造船能力深不見底,日本人高端造船業成本下降。
韓國造船業,接下來要怎么辦?
一股寒意,罩上了韓國人的心頭。
ps:每天至少睡12個小時,還是身體虛弱,這么長時間按說血應該補回來了吧……
有點擔心自己的身體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