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當年特斯拉也是這么想的,松下手上拿著等離子電視技術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結果呢?
從技術成果到市場轉化,這條路倒下了多少先行者。甚至可以說,開發出一項技術不過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再看看胡文海為了鋪開巨型總段造船法體系做了多少的努力。
換一個人,甚至是換一個時間段,恐怕都不會有這么好的結果。
孫廠長至此對過了年才堪堪二十歲的胡文海,是徹底的佩服到五體投地了。
“胡總,咱們接下來?”孫廠長甚至是小心翼翼的,探著胡文海的口風。
“不急,船廠的事情孫廠長應該比我熟悉。”胡文海雖然也是在高興的笑,但畢竟沒有孫廠長那么興高采烈。這三十多億的訂單誠然是夠多了,可它心里卻在想著另外的事情。
“胡總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盡管開口就是!”孫廠長暢快的拍了拍胸口,簡直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一方面是之前去了長崎造船廠的考察團,他們圈定的引進設備,還得請孫廠長幫忙把把關。”
“這個沒問題,我再找一批和之前考察團沒什么關系的專業人士,重新審計一遍就是。”
胡文海點頭,然后接著說道:“另一個事情,海軍方面這兩天會也有一個考察團。他們主要是打算考察引進日本遠洋漁業船上的一些技術和設備,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大港造船廠也參與到這個項目里來,盡快幫海軍將一艘福清級補給船改造成遠洋漁業母船,當然可能以后還要有遠洋漁業船的訂單要下給大港造船廠……”
孫廠長聞言哈哈大笑,連連點頭:“這個不用胡總著急嘛,我們大港造船廠和海軍的關系,那當然是不用說的。”
“這樣,海軍的日子難過我也知道。福清級的改造費用,大港造船廠可以先墊著,海軍什么時候寬裕什么時候補上就是。至于說工期,海軍什么時候把船開過來,什么時候我們就開工!”
胡文海這才真正笑了起來,福清級改造完工,海軍方面就有借口滿世界的跑了。到時候為了遠洋漁業資料,想來那批蘇聯人要的羽絨服應該也已經做好了,距離見到女兒的日子總算不再是那么遙不可及、毫無頭緒。
尤利婭和娜塔莉亞母女倆聽說現在已經去了羅馬尼亞,海軍這批羽絨服交貨也是在羅馬尼亞,到時候雙方交易自有見面的時候。更別說海軍只要有了這第一次交易。見到好處以后這種見面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多。
搞出這么多大事來。終歸是距離目標越來越近了。每每看到那眉眼間依稀有自己模樣的小女孩。胡文海就有些迫不及待飛到羅馬尼亞的沖動。
接下來的日子里,就進入撤離日本之前的瑣事階段了。
有柴老親自鎮壓,那些被發配日本的中船領導干部,哪個都沒有蹦跶起來,就被一巴掌拍死了。
原本還有人機靈的找機會給國內打了電話,中央方面還真有人想要過問一下這個事情。可當大港造船廠狂攬三十多億海外訂單的消息傳來,一切反對派都成了紙老虎,一戳就不見了。
原本報紙上討論的沸沸揚揚的勞務派遣。煞那間偃旗息鼓消失無蹤。據說是一號首長親自發話,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什么不能試一試的。何況又不是取消了工人的工人身份,仍然還是國家工人,還在國營企業里工作,換個馬甲而已。
你舉工人是工廠的主人翁,我舉革命工人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國家工人還是鐵飯碗,怎么就變成封建世襲了?
最后勞務派遣這個事情,還真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摸石頭過河吧!討論雖然平息了下去,可全社會的目光都盯著中船的一舉一動。
當大港造船廠三十多億訂單的事情在小范圍高層內流傳開。知情人都清楚,不用再討論了——有這口仙丹吊命,中船是死不了的。既然中船不會倒,那勞務派遣的推行也就成了定局,一切都看中船勞務派遣實行的結果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