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是不是有可靠的企業能夠接收,接收了之后是直接交易還是算投資、亦或者是借貸,怎么保證接收企業能夠肩負起具體的責任和有一個穩定的經營局面。項目國內落地之后由哪一方來操作,中鐵建投銀行是否還能再參與進來。
至少五十億美元的工業引進,如何不對當前國內的研究體系造成沖擊,如何保證引進之后的吸收,形成一代引進、二代自行開發的能力。
除了研究體系,工程建設國內有沒有這個能力?大化工工程的工程建設同樣是技術難點,不,可以說這些化工工業的任何方面就沒有簡單的。大化工建設,未來二三十年都是中國的重頭戲。
這些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乃是當之無愧的帝國重器。
而杜邦那邊同樣也不簡單,賣成套設備肯定是要比賣成套設備的生產技術合算。亨特杜邦如何說服杜邦家族,這將會是考驗他能否成為下一代核心人物的關鍵一役。
但是有一個問題,卻已經是刻不容緩。
“水鋰電的滲透膜工業生產技術已經開發出來了?”胡文海簡直大驚失色。
“是啊,現在還瞞著摩托羅拉,已經用杜邦的名義去注冊專利了。”亨特杜邦點頭。
不愧是八十年代的美國啊,美帝在還沒推倒蘇聯之前,牛x的簡直不像話。只憑借他在理論上透露出來的一點資料,一年時間里就能拿出離子滲透膜的工業生產技術。
不過這樣一來,杜邦的時間也就有些緊張了。摩托羅拉和杜邦是簽署委托開發協議的,雖然杜邦財團流氓本性不怕打官司,但摩托羅拉難道就是好惹的?可以預見,八成最終是要兩敗俱傷。
這樣的結果,肯定不是亨特杜邦愿意看到的。
“所以我這里有一個前置協議,希望胡先生能夠幫我一個忙。”
“哦,什么忙。杜邦先生請講。”
“我希望胡先生能夠將離子滲透膜的生產技術‘賣’給杜邦?”
“哎?”胡文海今天真是有點大開老字號資本主義財團的眼界了。論無恥。國內暫時真的是還未夠班啊。
“胡先生成立一個公司,將異株湖公司50%的股份和工業化生產離子滲透膜的技術都置入其中。我會安排人收購工業化離子滲透膜生產技術,同時成為這家公司的股東。只要等我們的后續協議簽署,剩下的股份可以陸續的轉交過來……”
“這不可能,我的風險太大!”
將異株湖公司50%的股份注入一家與杜邦合資的企業,胡文海還怎么晚上睡得著覺?
何況異株湖公司今年馬上就要拿出二十億分紅,胡文海能夠得到其中的十億美元。成立新公司,這些錢最后不是要有一部分便宜了杜邦?
“胡先生請放心。我們可以使用ab股的方式。除非杜邦掌握新公司100%的股份,否則無權干涉公司的運作。而如果因為分紅導致了你的損失,我們可以在最后成交協議補上這部分分紅。”
所謂ab股,可以說是一個極為不受投資者喜歡的公司股權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將股份分成了兩個階級,一個是有投票權的b股,另一個則是沒有投票權或很低投票權的a股,這也叫做雙重股權結構。阿里巴巴就是采用了這種結構,哪怕馬云手上沒有多少股份,但他的股份投票權卻是以一當十。讓他牢牢的掌握了對公司的控制力。除了阿里巴巴,美國的facebook和谷歌也都是這種股權結構。
如果是這種方式。那胡文海倒是可以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