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見不用一年時間,現在的市無線電二廠已經是改革開放的標兵單位。原單位領導有二十四人打報告要求下海,為廣大人民群眾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帶頭作用。剩下的四個人,現在天天在市無線電二廠留守處的門房里,給現在的繡城市計算機廠當門衛呢。
“二位,不知道你們誰能給我介紹一下,咱們的項目目前進展如何?”
胡文海走在計算機廠研發處的實驗室大樓走廊里,看的出來,冉妮是真的在這個實驗室投入了不少的資本。三層的小樓,建筑里面雖然有些破舊,但有些地方看起來卻頗為高檔。透過門上的玻璃能夠看到高大的空調柜機,走廊的墻壁上是整齊簇新的配電箱,走廊和室內鋪設的防靜電地板,讓這里看起來和八十年代的科幻片幾無二致。
胡文海偷眼看去,倪光南和冉妮看起來相處的不錯。也是,他們一個是普林斯頓高材生,一個是加拿大國家研究院的訪問學者。都是放棄了國外的優厚條件,選擇了回國發展,想必這樣的兩個人應該會很有共同語言。
倪光南向冉妮看了一眼,笑著搖頭道:“我是客、冉廠長才是主人,匯報成績這種好事,還是請冉廠長來吧。”
“倪主任這話說的,沒有你的幫助,單憑我們計算機廠的能力可做不成這個項目。”
話是這么說,不過冉妮接下來還是當仁不讓,侃侃的介紹起項目的具體情況來。
“從去年接到胡總的委托之后,我們計算機廠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得到了科學院計算所、驪山微電子廠,還有電子工業部六所的支持。為此我們與六所合作開發了一款圖形卡,與驪山微電子廠合作生產了國內第一塊3.5微米技術的4k內存,與科學院計算所開發了整個系統的驅動和顯示程序。除此之外,我們的工作還得到了魯迅美術學院和大港外國語學院的鼎力支持,現在還有十多位藝術大師專門常駐廠里,幫助我們開發……”
冉妮的話還沒說完,胡文海三個人的腳步就已經邁進了實驗樓里的一個辦公室。看起來略有些雜亂的辦公室里,一個胡子拉碴的三十多歲年輕人正埋頭敲著鍵盤。聽到有人說話。他把頭從計算機顯示器的后面伸了出來。
“臥槽。嚴援朝!”
胡文海不由失聲喊了出來。
他真是沒想到。竟然會在這里突然看到這樣一位名人。
在二十一世紀之前,如果問中國計算機行業最耀眼的明星是誰?不是馬云、馬化騰、李彥宏,而是王志東、求伯君、嚴援朝和朱崇君,以及更多的天才程序員。
中國的第一代程序員之神們。
他們身上的榮耀和光環不是來自財富和商業上的成功,而是在逆境之中堅持不滅的夢想與堅持,是這樣一個艱難的時代里中國程序員前進的曙光,是代表了我們在計算機技術上不落人后的英雄。
他們這一代程序員之后,計算機的世界再也沒有神話。再也沒有了俠客和英雄。有的,只是資本和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
任何一個從那個年代過來的計算機行業從業者都知道,就是他們這些英雄為中國計算機撐起了一片天。
嚴援朝,中國第一款中文操作系統的編寫者,第一塊漢字顯示卡的研發人,未來四通利方公司的總工程師。若非業內人士,很難理解這個名字代表著什么。但就是這些默默無聞的人,造就了中國的信息工程。
“你是?”嚴援朝架起了眼鏡,有些疑惑的看向胡文海。
“胡文海,新科公司的。”胡文海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主動伸出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