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長生忍住不長嘆一聲,坐在過道旁的位置上,總算輕松了不少:“聽說深土川那里物資流動都是依靠市場的,買東西全都是敞開了供應。糧票、布票、工業票,什么生活品都不需要票據。就連生產原料,都是隨行就市。咱們渤海省要是搞了特區,就怕這市場會亂了套啊!”
有段日子不見,汪于世臉上蠟黃一片,眼袋明顯的在臉上耷拉下來老長,雙目無神、頭發蓬亂。如果換個太長時間沒見過面的人看他,怎么也不能相信這就是平反之后意氣風發的那位汪三公子。
“哦,老衛啊!”汪于世竟然用了不短的時間,才想起來坐在自己身邊的人是誰。
衛長生是省輕工業廳的廳長,同樣對開發特區不太認同。東北的輕工業不太有競爭力,或者換個說法,基本沒有什么競爭力。一旦全面放開,一準是被南方產品吹枯拉朽的沖垮。從他的角度來看,顯然這不是什么好事。
“省里鐵了心要搞特區,咱們下面能有什么辦法?”汪于世苦笑,搖頭道:“看吧,看這個特區是不是那么容易辦起來的!”
“嗨,也不能就這么消極吧。”衛長生皺眉,忍不住低聲說道:“汪廳長,聽說你和全書記的關系——”
“關系?沒關系,再沒有什么關系了。”汪于世嘆氣,想了想,終究是沒有再說什么。
……
“唐書記,小馮他們回來了。”
工人文化宮的偏門小廳里,一行三個穿著深藍色呢子風衣的人挑開厚重的棉布門簾,帶著滿頭的雪花走了進來。
當頭一人四十多歲中年人,看起來平平無奇,只是身上多了一股說不出的味道。看起來有點想是政府的工作人員。但周身散發出生人勿進的氣息。
“唐書記——”
跟在這人身后的是兩個小年輕,看起來不過二十多歲,身上還帶著一股軍人的氣息。和上司領導說話的時候,語氣謙恭的還像在部隊上一樣。
被叫做唐書記的人就靠在工人文化宮那仿俄式的廊柱上,聞言睜開了眼睛,點頭問道:“汪于世的司機和秘書都控制住了?”
“他們很配合。沒有什么反抗。”
“好,你們先上去吧。”唐書記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仍然靠在廊柱上閉眼假寐。
兩個小年輕跟在那生人勿進的中年人身后,沒有再多說話,輕手輕腳的上了樓。直到上了兩層樓梯再拐進走廊里,三個人這才吐出了一口氣。
從三樓偏廳樓梯出來的走廊,是直通大會議室二層的通道。會議室的二層高度更高,正好是對應的建筑樓層三樓。而在三樓大會議廳的出口,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在墻角站了一群人。
這群人和剛來的這三個人一樣。身上穿著的都是深藍色的呢子風衣。只是樓里暖氣太足,不少人都解開了扣子,露出了里面淺藍色的襯衫、藏藍色的褲子和青銅頭的牛皮腰帶。
走廊里一片寂靜,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走動。壓抑的氣氛,讓小馮兩個年輕人暗自吞了口唾沫。
“我們就在這等著吧。”中年人沒有湊到前面去,看著還差一段距離就停了腳步,這讓他身后響起兩聲如釋重負的深呼吸。
“曹哥。咱們要等到會議開完么?”小馮精神上放松了點,看了看表。不由焦急的問道。
“小馮,作咱們這行,急性子可是不行的。”老曹從風衣兜里掏出一盒紅梅,煙算不上什么好煙,不過是在普通不過的大眾煙。但拿在老曹手里,卻有股看透蒼生的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