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了?電氣系統運作如何?”付志恒連忙睜開眼睛,有些嚴厲的問道。
“示波器顯示主電路輸出波形正常,牽引電動機換向正常,轉速、扭矩輸出非常穩定!”
聽到這句話,付志恒這才把胸中的一口氣呼了出來。
他看了一眼胡文海,見對面點了一下頭,隨即握著拳頭的手用力一揮:“手柄級位12,柴油機最大轉速!”
柴油機的增壓器在咆哮!牽引風機在咆哮!水槽內騰出滾滾蒸汽,也在咆哮!咆哮聲在實驗車間回蕩,從耳朵直接到達心靈的深處,仿佛是奮發圖強的吶喊!
人類智慧的偉力,人類工業的偉力,人類的偉大似乎就在這些蒸汽和咆哮之間,見證著奇跡的誕生。
掛在控制臺上的石英鐘不緊不慢的走著,付志恒的目光在試驗臺和控制臺的儀表之間不住切換,簡直有些度秒如年的感覺。
他不停的看著整流器的溫度監控,這上面有多條不同顏色的曲線,分別代表每個igct的溫度。igct自帶的溫度監控模塊也是技術進步的標志,功率半導體最大的天敵就是溫度。只要溫度穩定,運轉就不會出什么問題。
時間一分分的過去,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個小時,付志恒仿佛一顆松樹,站在操作臺的正中始終一動不動。看到igct的溫度穩定了下來,他才略微的松了一口氣。胡文海受到這股肅穆的氣氛影響,也不自覺的嚴肅了起來。他雖然有著三十年的技術優勢,但卻在這一刻,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
正是無數付志恒這樣的工程師和做實事的領導干部,中國才會一步步從歷史的深淵里走了出來。往日里的付志恒,是典型的知識分子性格。溫文爾雅,不急不躁。但當他站在試驗臺上的這一刻,他就變成了一頭猛獸。
這是一個值得讓人尊敬的人,背負了很多,但似乎從來不說。
胡文海偶爾會想,中國人有的時候真是驕傲的沒有道理。但就好像美國人會喊出“”一樣,三十年后不少中國人也會覺得,中國能夠重新站起來,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
剛建國就有蘇聯援助,毛熊要倒了有中美建交。眼看著舊體制走不通了,蘇聯解體又給做了個示范。眼看著新世紀要被舉世無敵的美國集火,結果就出來了911撞大樓。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美國人在wto上松了口。美國人要重回亞洲,結果被次貸危機削成了半殘廢……
除此之外,在中國改革開放最危險的這個階段里,更是有一群目光長遠的領導人。不說別的,胡文海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其實也沒少跟著大罵當年的領導人是“老太太”。原因自不必說,這段歷史實在是太過屈辱了。銀河號、南海撞機、臺海危機甚至是轟炸南聯盟大使館,中國都被逼到墻角去了。外交部都被罵成了外賣部,但國家還是只會抗議、抗議、再抗議。
可同樣是這位領導人,三十年后卻在網上有著莫大的人氣,收到無數“+1s”的膜拜。為什么前后還沒有二十年,對一個人的評價就徹底顛倒過來了?
至少對胡文海來說,這種感情的變化很容易理解。當中國站在那個位置之后再往回看,能夠做到心平氣和的去看待那段歷史之后,才感覺到那個人起到了什么作用。“忍辱負重”這四個字,說來容易。但光是想想胡文海就覺得,如果是自己坐在那個位置,恐怕真的做不到這種決斷。
那種時候,哪怕是真的要賭國運,全社會恐怕都會鼎力支持。尤其是美國轟炸南聯盟使館之后,胡文海還記得當年的群情洶洶,以及一個時代年輕人的夢想破滅。對美國的憤恨一直持續到911事件之后,有多少人聽到這個消息要上街放鞭炮,就有多少人當年支持要“打”!
當年的長者頂著幾乎可以說是全社會的壓力,把所有的委屈都自己扛起來,這就是胡文海要發自肺腑去膜一秒的原因。正是他的隱忍不發、韜光養晦、忍辱負重,為中國爭取到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如果當年真的要下定決心地動山搖,恐怕中國不知道要再苦苦掙扎多久。
背著一身罵名,換來了這盛世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