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好在這方面技術不涉及到國內的工業基礎跟不上的問題,在設計上和功能上達標即可。唯有對空氣中0.3微米微塵進行過濾的過氯乙烯纖維濾材,國內暫時還無法生產,只能是先從國外進口。不過過氯乙烯的生產國內自己就能搞的定,纖維編織設備的攻克也正在穩步推進。
但即使如此,要讓設備的開發跟上晶圓廠的建設進度,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相關工作人員廢寢忘食加班加點,資金的投入更是如同無底洞
而晶圓廠的生產車間可不只是無塵這一個標準,整個芯片生產蝕刻車間的建造,需要達到的指標簡直多如牛毛。諸如震動、靜電、溫度、濕度、水質、噪音、大氣壓強,都有著簡直堪稱苛刻的要求。
光是對生產車間進行裝修的材料,國內要從頭補課的就有聚氨酯彈性地面、瓷漆、特種瓷磚和特種有機玻璃。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只是為了去除空氣中的靜電,微電子芯片生產車間的玻璃都和普通人家不一樣,是特殊的低電阻有機玻璃。聚乙烯體玻璃同樣是導電玻璃,但芯片生產車間偏偏不能用聚乙烯體玻璃,只是因為它的電阻在每平方厘米上比特種有機玻璃低了1歐姆而已。
就是為了給生產車間提供空氣,從外界攝入的空氣首先需要被負離子除塵,然后又要把空氣中的靜電去除,最后經過過氯乙烯纖維濾材,這才將微塵數量控制在1000k級別以內——可以說,人類在車間中呼吸的每一口氧氣,都是真的要交呼吸稅了。
為了趕工期趕進度,國內的相關廠家和研究所是在被電子工業部用鞭子抽著,發揮了300%的工作熱情才能勉強追趕上了晶圓廠的建設計劃。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要想建設一座晶圓廠都沒有中國這么困難過。相對來說,他們只需要賺夠錢就能買到必須的設備,甚至是工程服務。但中國既不可能把產業命脈交給西方國家,也沒有像蘇聯一樣本身豐厚的積累。
但說實話,這個待遇其他國家想要都沒有。不是大流氓,誰稀罕封鎖你啊!誰又有這個心氣,要自己從頭到尾啃下一個產業鏈來?
總之,大大超支的晶圓廠項目,如今仍然像是個黑洞一般吞噬著新科公司的財富。但胡文海仍然是發了話,新科晶圓廠的任何申請,集團都必須同意。
有些項目為了激勵國企和國家研究所的工作熱情,新科公司甚至是以美元支付的勞動報酬。僅僅1986年的下半年,電子工業部的賬面上就多了八千萬美元的收入。要知道往常里,電子工業部是出口沒它份,外匯卻像黃河入海一樣的往外流。這么多年,差不多是頭一次見到回頭錢啊!
這么大的支出新科公司雖然還算能挺的住,但不拿出個新的盈利增長點是實在不行了。尤其是外匯收入的增長,如果再沒有新的方向,年盈利跌下十位數是指日可待。
可以說所有新科的員工,甚至是所有對新科公司有所了解的人,都在等待著胡文海,對他還能創造什么奇跡拭目以待。
過了繡城的南橋,胡文海新家往東,是一片小凌河與女兒河交匯的三角洲。這里原本只是一片荒地,然而從去年起一支工程隊就開了過來,以一日一變的速度將這里建出了一片花園般的建筑。
如今,這個建筑群之中已經是人煙輻輳,每日里往返此處的人不知凡幾。
出入于此的人群,往往并不像是工人或者公務人員,反而多數帶了一身的學者氣息。不用問,這里就是新科集團最受胡文海重視的單位,新科科學院了。
從去年胡文海發布“召集令”之后,電子、機械、材料和化學這些領域,有不少學者都過來碰了碰運氣。
這其中有不少人,都從新科科學院得到了支持。自己帶項目來的,新科如果感興趣可以提供注資。如果是想做新科科學院的項目,那就要到繡城來工作了。
新科科學院的計劃是要投入少說五十億人民幣,這么一大筆錢,實際上對新科科學院來說竟然還有些捉襟見肘。
原因嘛,很簡單,胡總實在是太能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