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zw,最快更新帝國玩具最新章節!
難得來一次帝都,胡文海仔細的將熊貓國產化的項目進程了解了一遍。雖然這些資料,從理論上來說屬于絕對的軍事機密,但對他來說,卻是網開一面。
國產化項目組的幾個分組負責人,相當熱情、甚至是仿佛把他當成了上級領導視察一樣,事無巨細的把當前項目進程向他進行了匯報。
經過兩年半時間的細致工作,胡文海每年在得到空軍的“購機款”之后,至少都能保證三億人民幣以上的資金投入。
也就是說,熊貓國產化項目組即使不算國家撥款,光是從胡文海手里就已經拿到了小十億人民幣。
放眼全中國,這個資金級別,已經足夠讓很多餓的嗷嗷叫的軍工企業“黑眼珠子見不得白銀子”了。
一方面,這筆資金用于對f-14戰斗機本身的技術研發和仿制,另一方面則是要從國外大量引進技術,對一部分合作的軍工企業進行升級換代。
對f-14的逆向工程,進展的倒是頗為順利。熊貓國產化項目組并非是一個單純的研究組織,而是擔負了國內f-14戰斗機的相當一部分維護工作。
胡文海從格魯門購買的大修線,被空軍放到了冀省。國產化的研究員們幾乎是輪流在大修線上常駐,早就將f-14的大修技術掌握了個通透。
有了這條大修線,不僅中國的f-14不用再看美國人臉色,更是對熊貓國產化有著重大的意義。
有錢、有技術,f-14的逆向工程對這個時代的中工人來說,實在是沒有失敗的理由,甚至沒有耗時太久的理由。
兩年多的時間里,熊貓國產化項目組早就在屠基達的帶領下,完成了對f-14的測繪工作。從理論層面上,中國航空人第一次深刻的認識到了三代機的魅力。
但是摸清了f-14的機械部分,還僅僅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三代機的卓越性能,是建立在對二代機的全方位性能超越上的。
f-14的多余度模擬電傳和革命性的航電設計,足夠中工從頭再消化上十年的。很多技術,中工企業看起來,倒也和“天頂星人”的科技沒什么區別了。
不說別的,就是f-14機鼻下面那個tcs吊艙,集成了ecm電子戰設備和紅外傳感器。an/alr-23的紅外探測竟然能與雷達系統結合使用,這就像是要讓數碼相機能夠被安卓系統的手機遙控照相一樣。而同時代的空中美男子大概相當于什么呢?大概是波導能玩貪吃蛇的黑白屏組裝機吧。
十年的差距,或許還是往少了說的。
而f-14上面類似的“科幻”功能,還有戰術數據記錄系統,超高頻、甚高頻無線通信數據鏈,iff識別、hud平顯——f-14的平顯可不是立了一塊反射屏在控制臺上,而是豪奢的將整個前擋風玻璃內側都涂上了反射層。
就是駕駛員正前方的戰術電腦超大顯示屏,按照歷史上國內的技術發展進度,大概也非得要等到二十一世紀才能給中國飛機裝備上。
而f-14獨特的機身設計和飛行模式,更是對飛控提出了新的挑戰。就算中工的逆向工程天賦點的再多,飛控的數據也是拿不到的。
畢竟就算能夠掃描一個人大腦里的每一個分子,也不可能因此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要完成f-14的航電,就只有熊貓國產化項目組去一點點總結它的控制律。